近六成規模縮水 分級基金遭遇券商“逼宮”?

                2013-06-26 10:00    來源:三峽都市報

                  經歷了5年熊市的基金行業,在產品創新的推動下,去年出現了明顯復蘇的跡象,這也讓眾多基金公司看到了希望。然而,隨著券商產品創新的推出,進入6月的基金行業,明顯感到了不同尋常的壓力,分級產品尤甚!

                  近六成規模縮水 分級基金遭遇券商“逼宮”?

                  去年風風火火的股票類分級基金,發展勢頭有所放緩。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超過一半的分級股基規模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業內人士表示,分級基金B類份額吸引力下降,是分級股基規模縮水的首要原因。

                  自身產品規模無法擴大,而券商等后起之秀又期望利用產品設計靈活等優勢,在分級基金上分一杯羹,發展近6年后,分級股基正遭遇“成長的煩惱”。

                  分級基金遇“瓶頸”

                  經過2012年爆發式增長之后,近六成分級基金今年份額增長出現縮水。

                  根據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14日,按照A、B份額分開計算,2013年之前成立,有數據可計的98只分級基金中,份額縮水的56只,份額增長的41只,1只分級債基沒有變化。

                  份額縮水的分級基金中,其中有52只為股基,幾乎包攬分級基金縮水榜單,成為份額縮水的“重災區”;份額增長的,僅17只為股基,占比僅四成,另外24只債基規模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博弈市場漲跌的工具,分級股基規模縮水,難逃行情低迷影響,不過,分級股基自身設計因素也不得不提。“持有A份額多為長線投資者,流動性不足,而投資B類份額以短線交易為主,兩者流動性不匹配。”華泰證券基金分析師王樂樂表示。

                  在另一位分級基金研究人士看來,分級指基份額縮水,主要還是由于B類份額吸引力下降。“B份額6%以上的融資成本,對于大額投資者并不具吸引力,去年分級指基的向下折算事件,使得一批中小投資者意識到分級指基風險,而相應的向上折算條款,則要求母基金凈值翻倍才能收回本金,弱市之下,這一條件也顯得‘遙不可及’”。他表示,兩方面原因導致進取份額吸引力有所下降,持有B份額的投資者買入A份額進行配對贖回。

                  分級指基規模增長遭遇瓶頸,除銀華銳進、信誠中證500B等流動性較好品種,仍能維持存量規模,一些后發的分級基金份額則大幅流失——諾德深300份額僅剩54.34萬份,與年初相比,規模不足1成,華商中證500、金鷹中證500等分級基金規模縮水也在60%以上。

                  整體發展遇阻,又不具先發優勢,已有基金公司在為分級基金同質化苦惱。一位管理分級基金的基金經理稱,即便自己曾參與相關指數的編制開發,客戶也認可自己的經驗背景,但由于標的指數之前已有對應的分級產品,其管理的分級基金到目前規模也只有2億。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電商風云2013

                電商風云2013

                2013風起再起,電商企業如何脫穎而出。

                投資者如何看球?

                投資者如何看球?

                中國足球有望獲得國家層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