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批黃金ETF面世 黃金投資開啟新時代
經過4年籌備,市場期盼已久的首批黃金ETF及其聯接基金終于拿得了“準生證”。記者從華安基金獲悉,華安黃金ETF及聯接基金日前已獲得證監會批準發行,將盡快安排正式發行。與此同時,國泰基金也宣布旗下黃金ETF 正式獲得證監會的批文。
據金融時報報道,業內專家表示,這一重大創新產品的推出有效填補了中國投資市場空白,使全球最大產金國也擁有了自己的黃金ETF,為投資者提供一條新的投資渠道。與此同時,黃金作為交易品種引入上海證券交易所,也為上海打造全球金融中心提供了創新動力?!包S金ETF是我國金融市場上首只實現“跨監管、跨市場、跨系統”的重大金融創新產品,真正實現了國內黃金現貨市場、國內黃金期貨市場、國內證券市場、海外黃金市場的“四市聯動”,為市場各類投資者提供了最為便捷、較為安全、較低成本的投資黃金方式?!睂<冶硎?,同時,由于門檻大大降低,參與黃金投資的人群會更廣泛,有利于擴大國內黃金投資渠道,更符合國家實現“藏金于民”的戰略目標。
據了解,首批兩只黃金ETF主要投資于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的黃金現貨合約,以追蹤國內黃金現貨價格的走勢?;鸱蓊~以人民幣標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進行份額交易,也可以使用黃金現貨合約在一級市場進行申購和贖回。這意味著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未來只需要開立一個股票賬戶,就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投資黃金,體驗黃金ETF交易門檻低、流動性強、保管安全、交易方式靈活便捷的諸多優勢。
相關資料顯示,在成熟市場,黃金ETF是較實物黃金更純粹的黃金投資品種,不僅是國家儲備的有效補充,也是民間儲備黃金的主要形式。數據顯示,截至2012 年底,306只黃金ETF在20個交易所上市交易,資產規模合計約1572億美元,持有黃金已超過2900噸。最大的黃金ETFSPDRGoldShares實物黃金持倉超過1350噸,總資產規模已超過722億美元。由于國內黃金ETF的長期缺失,導致我國民間人均擁有黃金不到5克,與全球人均20多克的擁有量相比差距明顯。
“中國投資者對黃金投資的興趣濃厚,但實物金條投資不便、黃金期貨專業性太強、紙黃金機構投資者又無法涉足?!眹┗鸶笨偨浝碇芟蛴孪蛴浾弑硎?,正是看到國內黃金民間儲備和作為投資工具的巨大潛力,國泰基金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黃金交易所、托管行工商銀行,在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下,破解了一個又一個跨市場交易的技術難題,完成了黃金ETF產品的開發工作。華安基金總裁李勍也表示,作為國家上海金融中心“十二五”規劃中的項目之一,黃金ETF項目是上海市政府支持的跨交易所、跨監管部門的合作成果,將為中國民眾便捷、便宜地投資黃金提供最佳工具和恰當時機,有助于緩解當前百姓旺盛的黃金配置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華安黃金ETF實行“T+0”規則,即當日買入的份額當日即可賣出,實現黃金投資當日買、當日賣,風險不過夜,單日內資金實現多次循環、效率更高。華安黃金ETF聯接基金主要投資于華安黃金ETF,緊密跟蹤國內黃金現貨價格,方便銀行渠道客戶使用銀行賬戶直接參與投資。
在業內專家看來,黃金ETF產品的最終面世,還有助于推動基金公司向現代財富管理機構轉型。經過15年的發展,國內公募基金數量雖然已逾千只,但產品結構依然較為單一。其中權益類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較少,跟蹤貴金屬、房地產、商品、外匯等另類資產的產品更是鳳毛麟角。
李勍認為,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受目前基金管理公司經營和盈利模式所限,基金公司面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戰略轉型,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內在迫切需要。黃金ETF的獲批發行是加快基金公司向現代財富管理機構轉型較為穩妥的業務載體。
對于行業產品發展的新趨勢,周向勇表示,今年以來國債ETF、跨境ETF和黃金ETF等創新產品的推出,體現了基金不僅僅是證券市場上衍生出的行業,還可以成為連通整個資本市場中各行業的紐帶,并反過來影響其他行業。例如,黃金ETF連 接了黃金交易市場、國債ETF連通了銀行業債券交易市場、跨境ETF連通了境外市場,這些都是以往A股投資者無法涉足的市場,并且在連通以外,甚至可以反過來促進其他市場的發展,實現良性循環?!皣鴥然甬a品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開始從粗放轉向精細,只有滿足投資者需求,才是產品創新的價值所在,已經成立15年的國泰基金將朝著成為"資產配置專家和資產配置工具提供專家"的發展方向繼續努力。”周向勇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