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牛基”命懸六月 私募經理看衰后市走勢
東方IC圖
股票型基金2013年劍走偏鋒,演繹逆勢上漲好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5月31日,可統計的346只基金中,有336只獲得了正收益,有106只基金收益超過了20%,占比為31%。位居標準股票型基金前十寶座的基金,今年以來5個月時間收益率基本都超過35%,堪稱牛基。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基金重倉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
對于中小盤股后市走勢,私募基金經理不太樂觀,“成長股估值已呈現泡沫化”。有專家建議,“可以考慮減持對創業板中小板個股持有較多的基金。”
牛基VS熊基
106只基金收益超過20%
統計顯示,今年來表現較好的基金大多數是以新興產業股票為投資標的。據了解,在目前排名前十的股基中,幾乎都重倉了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而且重倉股重合現象比較明顯。其中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本身就以新興產業板塊為主,其中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了大華股份、國電南瑞、康美藥業、廣匯能源、杰瑞股份、歌爾聲學、安潔科技等。
數米基金網報告指出,今年以來股市呈現結構性分化格局,以創業板和中小板為代表的小盤股持續走牛,而大盤藍籌風格的滬深300指數則大幅滯漲。
上海某資深基金分析師對記者分析,“5月份,創業板指數上漲20.65%,今年以來上漲超四成。這也為這些基金創造了上漲的條件,可以說,這些基金在結構性的行情中把握住了機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5月31日,可統計的346只基金中,有336只獲得了正收益,有106只基金收益超過了20%,占比為31%。
讓投資者關注的是,小盤股火爆行情能否持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需要看創業板后市如何演繹。統計也顯示,5月底開始,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小板和創業板開始進入調整期,更加引發了市場擔憂,關于市場風格轉換的討論也異常熱烈。
上漲VS下跌
私募經理看衰中小盤股
5月份中小板和創業板表現尤其突出。好買近日調查顯示,私募在5月份加倉明顯,收益不錯。不過,目前私募對于短期宏觀經濟走勢以及股指走勢都更為謹慎。持有低估值股票的私募繼續維持低估值配置,不少持有成長股的私募對當前中小盤股票的風險也表示出警惕。
大小盤風格是否會發生轉變是當前市場普遍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好買基金近日調查顯示,40%的私募機構認為創業板強勁上漲行情難以持續,60%的私募對此表示不確定,參與調研私募沒有人認為該勢頭會持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