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僅一成股基跑贏業績基準

                2012-04-25 10:16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證監會擬掛鉤基金業績與管理費

                  基金去年在投資虧損超過5000億元的同時,取得了288億元管理費,基金“旱澇保收”的盈利模式備受市場爭議。而多種跡象顯示,證監會正在研究將基金管理費與業績掛鉤的相應機制。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權威人士日前透露,證監會正在研究建立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約束機制,擬鼓勵基金將基金業績相對其業績比較基準的波動水平與基金管理費的提取掛鉤。基金管理公司“旱澇保收”的收費模式或將逐步改變。而從一季度的業績來看,超過八成的基金業績跑輸比較基準,且過去幾年,跑輸業績基準的基金占比逐年上升。

                  證監會擬建業績比較基準約束機制

                  權威人士透露,基金公司“旱澇保收”收費模式的合理性值得重視,建立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約束機制的基本思路,就在于鼓勵基金公司合理制定基金業績比較基準,鼓勵基金將業績相對比較基準的波動水平與其管理費的提取掛鉤。

                  據了解,這一約束機制可能采用的做法是,如果基金業績相對比較基準的波動水平處于合理范圍內的就可以提取管理費,波動水平超標的管理費要打折扣甚至不提,并將其寫入契約。

                  不過,據透露,擬建立的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約束機制并非監管強制性手段,而是運用市場之手對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形成約束,即在充分信息披露的基礎上,將投資的決定權交予投資人和市場。“在一個做出了如未達到業績比較基準即不提取管理費的基金,和一個不表態業績比較基準會與管理費提取掛鉤的基金之間,相信投資者是很容易作出選擇的。”上述人士表示。

                  跑輸基準的基金占比逐年上升

                  從目前基金的整體業績表現來看,跑輸比較基準的基金占比很高。

                  WIND資訊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一季度,515只開放式偏股基金(剔除成立時間不足一年的次新基金)同期平均漲幅為1.17%,落后于大盤逾2%的漲幅。其中,有453只股基業績沒能跑贏比較基準,占比高達87.9%。

                  從歷史業績來看,基金跑輸業績基準的占比正逐年上升。2006年,跑輸業績基準的基金占比只有9.17%,2011年,這一比例已達70.05%,今年一季度,近九成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的比例已創下了自2006年以來的新高。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基金大比例跑輸業績比較基準,一是因為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不能應對市場的快速發展;二是,基金片面追求相對排名,而忽視了自身的風險收益特征,再者,有的基金業績比較基準設計較不合理。

                  有基金經理表示,鼓勵基金將業績相對基準的波動與管理費掛鉤,將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基金經理行為,督促其回歸基本面研究,而非快進快出追漲殺跌。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指出,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約束機制的建立以及實施步驟,對基金的股票投資運作有很大影響。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