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雙輪驅動滬指重上2200點 投資多關注風險因素
雖然本周強勢的舟山自貿區概念股昨日出現全線回調,但創業板再度崛起,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反彈,上證指數再度站上2200點,兩市成交量也攀升至2230億元。主板指數能否跟隨創業板指數實現突破,成為市場人士最為關注的話題。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報2201.07點,上漲0.82%;深成指報收8447.46點,漲幅0.98%。兩市全天成交金額環比大幅增加近兩成。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從近來的走勢來看,A股整體還是維持了向上的走勢,滬深兩市股指重心均有所上移,滬指重新回到2200點上方,創業板指數則突破5日均線,站上1300點。而券商股作為重要的市場風向標,其近期的持續強勢也為主板走勢提供一定的支撐,周三其對股指的護盤作用就非常明顯,目前股指的下跌空間在政策利好之下非常有限,因此在震蕩盤整之后向上還是大概率事件。在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之下,A股中長線的牛市行情值得期待。
而從資金流動情況來看,近期海外資金持續流入A股,也有助于提升市場人氣。數據顯示,近期全球市場對A股的積極情緒明顯升溫,中國股票型基金在最近8周有7周實現資金凈流入。這顯示外資對中國股市的信心明顯增強。
不過,天風證券策略分析師馮灝等的態度仍相對謹慎,其認為,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短期處于緩慢下滑的階段。不過,值得憂慮的是近期的資金成本的快速飆升,利率債、信用債收益率均到達相對高位,將在中期抑制企業的資本開支計劃,對經濟形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余額寶”類產品規模急速擴張,銀行“T+0”產品陣營不斷擴大,將嚴重侵蝕活期存款的規模,變相抬高全社會資金成本。過去是長期負利率從儲戶端獲得低成本資金補貼銀行和企業,現在各種金融創新則是在彌補儲戶的利益,也意味著企業難以拿到便宜資金進行投資,將對實體經濟產生金融抑制效應。從策略角度看,政策改革情緒釋放期后,投資者需要冷靜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流動性狀況,在投資中更多地關注風險因素。(張志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