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票房近7億 光線傳媒股價飆升五成
自《致青春》上映以來票房已近7億元,在其強勢的票房帶動下,光線傳媒股價一路過關斬將,自4月中旬以來已上漲近五成。
票房推高股價
“自去年年底《一九四二》使華誼兄弟蒸發超十億元市值,《泰囧》引領光線股價呈單邊上漲行情之后,單片票房和上市公司股價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 ”蔡靈研究員告訴本報記者,現在影視類上市公司每當有新電影上映,總會成為資本市場焦點。
從《泰囧》到《致青春》,票房節節攀升正是支持光線傳媒股價走高的重要因素。不過,短期內一兩部影片可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較高的收入,但這種情形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蔡靈表示,企業股票走勢與投資者預期有重要關系,這意味著業績只是影響股價的一個方面,其他因素也將對股價造成巨大波動。 “目前,影視類上市公司的股價與單片票房關系緊密,單片票房雖不能代表企業的整體走勢,但依然能影響投資者預期。 ”
光線傳媒、華誼兄弟等傳媒股股價上漲最直接的推動力來自于他們的影視作品,支持了票房,才支持了市值的增長。從《泰囧》到《致青春》再到即將上市的《中國合伙人》,光線傳媒用這些電影與投資股票迅速拉到了一起。
“《泰囧》的確很超預期,市場認為有偶然性,但連續兩部片子熱賣,光線鎖定內地演員轉型導演的策略,不但成本低還能有接地氣的片子,市場對光線傳媒拿項目的眼光和能力的預期發生了變化,給出的估值提升。 ”國泰君安研究員高輝分析。
有分析師認為,票房拉升股價將加劇影視公司風險,不利于其長遠發展。減緩單片票房的影響將是影視公司的主要發展目標。
不過也有投研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國產電影單片票房快速增長,票房常出現超預期大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投資電影的能力最終會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業績上,業績與估值上升,相關公司值得看好。
蔡靈認為,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欲保持業績增長的同時穩定股價,應該做好相關公關工作以減緩市場中對股價的負面影響,如公司的單片票房不甚理想,可重點突出其他業務對公司的業績貢獻。
內容為王
蔡靈指出,與華誼“內容+渠道+衍生品”的發展模式相比,光線傳媒在影視方面的“利器”限于內容。
光線傳媒近期推出的電影 《泰囧》、《廚子戲子痞子》、《致青春》等具有同一個特點,內容精良且制作成本較低。
“內容精良是影片的有力支撐,中低制作成本則決定了其較大盈利空間,為光線以小博大創造了良好條件。此外光線的這些影片在宣傳方面較新穎獨特,易形成話題,這些均造就了光線的輝煌。 ”蔡靈表示,影視業是典型性內容產業,“內容為王”的規劃將使公司走精品化路線,在長遠發展中必將有所獲益。
“《泰囧》、《廚子戲子痞子》、《致青春》等票房的表現是這兩年光線影業在策略調整后初步顯示出成果。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說,這些調整包括更多地發起制作、和國內導演和演員全面地合作、對項目版權和劇本的重視等。
他透露今年將有超過10部的影片上映,包括本月即將上映的 《中國合伙人》,以及下半年的《光輝歲月》、《不二神探》、《四大名捕2、3》等。其中參與投資和發行與純粹代理發行的電影比例是9∶1左右。
“與其他影視文化公司相比,光線傳媒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投資眼光獨到,在影片投拍方面注重挖掘中低成本影片,并非一味追求大制作,中低成本影片一般將資金用在刀刃上,著力于內容的打造,為影片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礎;其二,發行能力較強,光線發行渠道發達,且宣傳方式新穎,獲得了十分良好的市場反響。 ”蔡靈說。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表示,光線在《致青春》有兩部分收益:一是投資收益,另一部分是作為發行商的收益。據悉,光線傳媒采取保底發行方式,發行收益大概是扣除院線分成、宣發成本后制片方票房分成的10%—15%。
華寶證券研究員吳炳華指出,該片最終票房有望沖擊8億元的大關。按照公司占據的20%的投資比例來看,在整體票房取得8億元的情況下,公司有望獲取7400萬元左右的投資收益,持續給予“買入”評級。
(李曉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