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普瑞陽謀:上市前增18億銷售額 套現9億后撤退

                2013-02-04 11:45    來源:理財周報

                  上市前夕激增18億銷售額,套現9億暴利向后撤退

                  高盛作為潛伏在海普瑞公司的活火山,一時讓投資機構避之不及。更重要的是,被識破天機后,海普瑞的新戰略構建更為艱難。

                  還記得兩年前上漲到近200的海普瑞(002399.SZ)嗎?現在不到20元了。

                  2010年以148元發行價震驚A股的海普瑞,如今在多數機構研究人員眼中,已經成為“很早以前的公司”了。

                  2007年,高盛入股給海普瑞的業績帶來了超出市場預期的巨大變化。彼時“國內唯一FDA認證”的光環,給海普瑞帶來了巨大的歐美市場份額以及顯著高于同行的銷售價格。

                  而隨著2011年高盛解禁,海普瑞開始上演“變臉”。2013年,高盛屢次揭開謎底,逐步減持4601萬股,套現9.26億元。

                  如今,東誠生化、千紅制藥(002550.SZ)、常山藥業(300255.SZ)已尾隨其后,相繼取得FDA相關認證。這四大上市寡頭,在萎縮和下行的市場中,進行份額的戰斗。

                  同行已生產高毛利的下游制劑產品,海普瑞新的想象力在哪里?

                  上市前夕銷售激增18億,賽諾菲貢獻15億

                  “FDA的帽子和歐美市場的份額,造就了A股第一高價股。2012年1月30日下午,理財周報記者接觸到某私募對海普瑞當年的瘋狂表示不解,“一個加工豬小腸的企業能有多神奇。”

                  海普瑞主營肝素原料藥的產研銷。肝素粗品從豬小腸中提煉。海普瑞從上游收購肝素粗品,加工提純制成原料藥出售給下游的肝素類藥物生產企業。在這條產業鏈中,它處在中間環節。根據招股書披露,海普瑞的產品,99%用于出口。

                  全球主要肝素類藥物生產企業的聚集地,即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藥市場,在歐美地區。全世界80%的肝素原料藥被銷往此處,歐洲占50%,美國30%。

                  “考慮到成本,多數歐美肝素制劑公司選擇進口原料藥。中國生豬資源豐富,人力成本也相對低廉,有一定的生產優勢。”前述私募解釋并提醒記者,“但是海普瑞沒有核心技術,現在搞生豬養殖或屠宰的也都知道去搞肝素了。嚴格來講,海普瑞不是醫藥公司,它本質上更像是一家出口導向型的初級化工原料加工企業,應該以化工股來估值。”

                  彼時,海普瑞已是國內最大的肝素原料藥生產企業。2007年,肝素原料藥外銷給海普瑞帶來了2.97元收入,2008年4.35億,2009年22.24億元。上市前夕,即2009年,海普瑞業績暴增17.89億,漲幅高達4倍。

                  相比之下,海普瑞已上市的競爭對手,常山藥業,2009同年肝素原料藥只銷售了1.98億;東誠生化2.26億;千紅制藥5.35億元,并未出現暴漲情況。

                  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海普瑞近80%的肝素原料藥銷給了歐洲企業賽諾菲-安萬特以及美國公司APP。

                  上市前三年,海普瑞對北美的出口額在飛速增長:2007年5279.25萬元,2008年2.80億元,2009年2.65億元。這些銷售數字全部來自于美國APP公司。

                  收入增長更為迅猛的是歐洲市場。僅2009年一年,海普瑞就向賽諾菲-安萬特銷售了15.05億元的肝素原料藥,同比增長近19倍,營收貢獻高達67.68%,令人稱奇。在2008年,這一金額只有7560.67萬元,僅貢獻了17.39%的業績。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