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機構押注3D打印 泡沫還是盛宴
此后是“部分先鋒領域應用”的普及,最終是大規模推廣——“消費群體的爆發式增長是普及期的典型特征。接受產品的人數如病毒擴散般呈現指數增長勢頭。正是由于這一點,研發銷售個人電腦的公司,如蘋果和IBM等,才能實現業績的飛速增長。”
“但就當前來看,成本依然是制約3D打印普及的最主要因素。”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
3D打印中國圖譜
“據我所知目前國內3D打印介入比較早的,都還是非上市公司。國內A股公司中,概念性的比較多,實質性做出來的幾乎沒有。”浙江一家私募股權基金的合伙人向記者表示。
安信證券亦在其報告中表示,“目前國內的3D打印產業尚未完整形成,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差距較大。但是,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借助高校的研發力量進入該市場。”
上市公司方面,南風股份曾經公告,決定投資“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產業化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為1.7億元,所需資金由子公司南方風機研究所自籌。而風機研究所的二股東、持股31%的王華明即是國內3D打印領域最權威的專家之一。
在南風股份之前,中航重機也已經與王華明研究團隊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2011年7月,中航重機宣布與控股子公司中航(沈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王華明研發團隊決定共同投資成立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
銀邦股份也已經參與其中。2012年8月15日,銀邦股份與無錫安迪利捷貿易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雙方的合資公司將利用3D打印技術之一的激光快速成型技術,生產高密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以及醫療器械零部件等產品。
從政策層面,中國已經開始布局。
工業與信息化部近日表示,將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研究制定路線圖等多項舉措支持增材制造技術發展。
(黃祎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