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第二單日漲幅下的機構眾生相

                2012-09-10 08:3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年內第二單日漲幅下的機構眾生相

                  年內第二單日漲幅下的機構眾生相

                  錢就在那里,買還是不買?股就在那里,賣還是不賣?

                  9月7日,這兩個問題考驗著A股的投資者,更包括職業的機構們。

                  這一天,A股幾乎平湖出高峽般崛起,滬指一度漲4.5%,深成指一度上漲6.4%。收盤,滬指報2127.76點,漲75.84點,漲幅3.70%,成交1111億元;深成指報8709.07點,漲420.80點,漲幅5.08%,成交1102億元。69只非ST個股漲停,近150只漲超7%,僅35只下跌。

                  “我問了多家機構的投資經理,包括保險和公募。今天這種行情對機構很尷尬,加倉的擔心誘多,減倉的擔心踏空。”7日盤后,北京某基金公司研究總監告訴本報記者,足見機構的分歧和不自信。

                  分機構類型看,公募基金大漲前多選擇減倉,而眾多知名私募則加倉。

                  基金、保險踏空

                  事實上,9月7日前,公募基金正在減倉通道中。

                  據海通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測算,8月24日至9月6日,股混型基金股票倉位簡單平均由上期的75.96%,縮減至本期的74.33%。此前兩周,即8月10日至8月23日,同類基金倉位的簡單平均由77.30%縮減至75.96%。公募基金倉位連續4周下探。

                  今年以來,基金倉位并未呈現太多趨勢變化,股混型基金圍繞78%的高倉位浮動。9月7日之前連續4周的下探表明,基金開始多殺多的游戲。

                  本報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的情況也證實了這點。

                  “三季度探底已不可能,四季度也難說,經濟不回穩,股市難企穩。”據上海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透露,8月份,他主動減倉了。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稱:“上市公司中報8月陸續出臺,我們對不符合預期的個股進行了調整。”

                  基金減倉也受到賣方報告的影響。如申銀萬國首席策略分析師凌鵬認為,破2000點是大概率事件;興業證券張憶東指出,9月指數不易大幅反彈,呈現“磨”的概率較大。安信證券、中信建投對后市也不樂觀。

                  值此時點,滬指卻創下年內第二大單日漲幅,著實讓基金措手不及。

                  擺在踏空基金面前的是艱難選擇:對市場的判斷,否定還是繼續堅持?從本報調查的結果看,基金采用變通做法——堅持的同時也有靈活。

                  “我們加了一點。”北京某中大型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但不多。”據透露,他加倉的是一直看好的新興產業個股,并非當日漲幅較大的周期股。

                  深圳一家規模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投資總監稱:“倉位沒有太多變化,但調了些結構。前期市場低迷,成交不活躍,很難按照想法調結構。”并沒有向周期性行業調整,而是轉向防御型行業。

                  對9月7日的大漲,多數基金公司公開表態較為謹慎。

                  大成基金稱,市場只是超預期反彈,尚不能判斷行情規模和持續時間。

                  天治基金表示,本質上是維穩政策刺激下的超跌反彈,持續性有待觀察是否有進一步配套政策。

                  交銀施羅德認為,由于經濟基本面仍難以得到實質改善,股市大概率仍將以低位震蕩為主。

                  華安基金也認為,這是大底構筑過程中的“探底——確認”形態,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波動過程。

                  諸如國投瑞銀、匯豐晉信等少數基金,則對后市反彈給予更高預期。

                  事實上,保險等機構對反彈也沒準備。

                  “我們沒有發現保險在前期加倉。”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透露,“8月初保險減倉后,就沒有明顯入場痕跡。”該公司一只被動型基金經常被兩大保險公司——平安和國壽視為權益類投資工具。

                  9月7日,險資的行為猶如基金般謹慎,不敢貿然加倉。前述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稱,這天沒見到險資大單申購。

                  保險資金常利用ETF做權益類資產配置。7日,ETF成交驟然放大,最活躍的華泰滬深300ETF成交錄得13億元,較6日增長240%。但據透露,該基金凈申購1億元左右。機構和散戶持倉比例沒有太大變化。

                  私募逆勢加倉

                  相反,私募抓住這次反彈。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私募7月平均倉位47.89%,8月跌跌不休的情況下,私募逆市加倉,實際平均倉位52.73%。其中,倉位在30%以下的私募占比13.64%,27.27%私募的倉位介于30%-50%,45.45%的私募倉位處于50%-80%,下跌中,仍有13.64%的倉位高于80%。

                  私募巨頭在這次加倉過程中起了帶頭作用。

                  上海澤熙投資透露,8月底9月初,判斷可能迎來技術性反彈,于是將倉位加到較高位置,考慮到流動性因素,只買大盤周期股。

                  澤熙產品的凈值也暴露了加倉行徑。7月至8月24日,澤熙二期凈值穩定在1.65元左右(未扣除相關費用),說明倉位很輕。但8月31日,凈值跌到1.62元,9月7日,凈值升至1.69元。年內回報率也從8月31日的3.97%升至9月7日的9.12%。

                  “9月7日你們做什么?”記者詢問。“倉位已調到位,沒做什么。”澤熙投資人士回應。

                  深圳私募大佬明曜投資董事長、投資總監曾昭雄也透露,2100點下,他大幅加倉。“每只產品的風格不同,加倉也會不同,但都盡可能加。”

                  曾昭雄說:“我們計劃2100點一線各投資組合在控制好下行風險的同時,除保留必需的現金外,盡量買入精選股票。那一刻,我的交易員正緊張執行買入指令。那是個艱難決定,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將面臨極大的心理考驗。”

                  給曾昭雄加倉勇氣的是對風險的評估。“雖然我不認為大盤可守住2000點,但判斷市場最多也就跌10%,即上證指數跌到1800點。如果選股好,最低只有5%的跌幅,機會面前,風險已很小。”

                  據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私募中,45.45%看漲9月,比上月增加13.87%,31.82%認為會橫盤整理,22.73%則認為會繼續下跌,較上月增加6.94%。

                  私募排排網指出,從調查結果可知,看漲看跌的私募皆有增加,持橫盤整理觀點的則大減20.81%,可見,私募基金對未來行情的分歧加大,總體而言,私募基金對未來行情趨于樂觀,看漲情緒進一步提高。

                  無論是加倉還是減倉、無論是看多還是看空,在判斷上形成共識——慎言牛市。

                  曾昭雄認為,雖然市場會有反彈,但市場可能還會反復。

                  澤熙投資人士則稱,市場可能還有筑底過程。

                  “9月10日,即下周一,一系列經濟數據都會出爐,相比并不好看。如果有超出預期的惡化,那對反彈將構成阻力。”北京某基金投資總監表示。

                  推動反彈還有個因素,就是坊間傳言周末有降息、降準的政策出臺。

                  如果周末不出這些政策,那么反彈的利多因素將削減。誠如天治基金所言:“由于目前央行仍對貨幣控制較緊,如沒有貨幣政策配合,……反彈本質上是維穩政策刺激下的超跌反彈行情。”

                  9月10日-16日,公開市場將有100億元央票到期,150億元正回購到期,共計到期資金250億元,較本周到期資金1580億元減少1330億元。此外,下周還有1650億元逆回購到期。

                  據此,即便不進行任何操作,下周公開市場的資金面,將由自然到期釋放250億元,轉為回籠1400億元。改變最近幾周一直釋放流動性的情形。

                  但是,如果上述阻力被一一攻破,那么反彈持續時間將會拉長。

                責編:劉鵬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