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證券:基建股再度發力 大盤有望轉強
本次反彈并非意味著經濟周期下降階段已經結束,更多的是一種表態作用,扭轉市場悲觀預期。所以,操作上,需重點關注基建類相關品種,它們是本輪反彈的標桿。
周三,滬指高開低走,盤中振幅近30點,一度考驗5日均線支撐,尾盤在水泥板塊帶動下收紅,收盤微漲6點,水泥、飛機制造、玻璃、船舶制造等板塊漲幅居前。
從盤面看,上周五大盤放量上攻后,本周呈現微幅整理態勢,但整體形態較好,上升趨勢并未打破,成交仍然比較活躍,可以理解為這種整理是在為突破60日均線壓制蓄勢。我們認為,滬指如果能在2105點一線企穩,之后上移平臺至2150點一線,那么大盤仍有10%左右的上漲空間。
上周五在市場投資情緒嚴重受挫的情況下,財政投資預期帶動大盤強勢反彈,這樣的走勢可能對市場來說有些突然,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預期。8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5%,創34個月新低,而CPI受食品價格影響有所回升,但也只是同比上漲2.0%。在這樣的情況下,既有調控的理由也有調控的空間。我們之前談到過消費、出口均出現超預期下滑,那么主動性最強的投資出手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傳統做法。中央高層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指出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性資金支持。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和企業家座談會上,中央高層也提到,要堅定信心,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推進結構調整,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學者對基建投資持不同意見,認為地方政績工程存在大量資源浪費,且負面效應嚴重。我們認為應多方面看待這個問題。誠然,應該避免調控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但通過“調結構”減少資源浪費只能在良好的經濟環境下才能實現,所以,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穩定經濟增長。特別是面對今年的內外疊加效應、長短周期疊加效應,或許強調方法的當前實效性更顯重要,特別是在加強市場投資信心方面。
基于上述分析,本次的反彈并非意味著經濟周期下降階段已經結束,更多的是一種表態作用,扭轉市場悲觀預期。所以,在操作策略上,需要貼近本輪上漲的驅動點,重點關注基建類相關品種,如水泥、鐵路、交運、工程機械等,它們應該是本輪反彈的標桿,如果呈現頹勢,那么階段反彈基本就接近尾聲了。區別于基建類品種的投資邏輯,近期還應關注有色、石油、化工等板塊,受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預期的影響,原油和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A股的相關板塊近期表現也比較強勢,山東黃金、中金黃金、中金嶺南等個股近期上漲趨勢比較明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