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銀萬國:新三板概念行情仍將演繹
新三板擴容迎來實質進展。8月3日,新三板擴容獲國務院批準,首批擴大試點新增上海張江、天津濱海、武漢東湖等三個國家級高新區,新三板擴容進入實施階段。9月4日,六家來自新增園區的企業通過備案確認,并將于7日掛牌,這標志著新三板擴容迎來實質性進展。從8月3日試點擴容獲批到27日首批新增企業文件報送協會備案,再到9月4日備案確認和7日掛牌,進展速度較快。
業績方面,2012年上半年,我國實體經濟增速放緩,但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業績依然實現較快增長。截至8月31日,126家應披露半年報的掛牌公司中,有125家公布今年中期業績。125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94,368萬元,同比增長22%,平均每家掛牌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55萬元;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3,035萬元,同比增長6.1%,高于同期主板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的增速。今年上半年,125家掛牌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09元,同比增長24%。
9月5日,新三板概念股表現活躍,新三板概念股漲1.65%,漲幅居前。個股漲多跌少,高新發展漲停領漲,海泰發展漲5.25%,紫光股份漲3.27%,中關村、東湖高新、中國寶安漲幅超過2%。
申銀萬國發布“新三板”信息快遞研報認為,新三板擴容迎來實質進展,新三板及場外市場各項制度突破尚未明確,很難具體測算主板相關品種的受益程度,但該主題方向確定,不斷有催化劑刺激,概念行情仍將演繹。以下為摘要:
首批“非京籍”公司質地優良。上海張江、天津濱海和武漢東湖分別有2家公司掛牌,首批“非京籍”公司特征:1)全部來自制造業,均有七年以上經營歷史。其中半數以上屬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先進制造業,經營時間最長的公司成立于1998年,最年輕的于2005年成立,基本度過企業初創期,可能反映新增園區對首批公司的經營穩健和質地考慮。2)規模大于中關村掛牌企業。6家公司股本最大者8000萬股,最小750萬股,股本平均數和中值均高于中關村已掛牌企業。3)毛利率較高,業績成長性較好,也有分化。6家公司收入和利潤平均水平與中關村已掛牌企業基本相當,其中武儀電氣、上海華嶺和新眼光11年業績增速超過50%,后兩者毛利率接近60%,半數以上公司ROE接近或超過20%,但也有武大科技業績表現相對較差。4)資產負債表相對穩健,只有上海華嶺資產負債率超過50%,新眼光和銳新昌資產負債率不到20%。
短期無實質資金分流影響,關注定向增資動向。三大新增園區后備企業均超百家,據悉另有十余家公司已經遞交備案文件,但我們認為即使掛牌速度明顯加快,短期對主板資金分流影響有限。1)截至8月底,今年新掛牌企業31家,但由于轉讓股份有限售規定,因此新掛牌公司的可轉讓股份有限,今年新掛牌公司報賣筆數稀少。本次6家公司,新眼光因股份制改造不足一年而無股份可轉讓,久日化學又加之股東自鎖,可售股僅6.22%,除武大科技可轉讓股份占比較高外,其他三家公司可轉讓股份占比大概1/3.2)如我們之前報告所述,在現有制度安排和交易規則下,無做市商、普通個人投資者門檻未放開、無轉板通道,新三板流動性很低。3)掛牌未必融資,新三板6年來定向融資不足20億,不過小額快速融資為多方呼吁,定向增資動向值得關注。
受益程度尚未明晰,概念行情仍將演繹。今年以來,新三板受益的券商、園區和參股創投等標的大多跑贏大盤,Wind新三板概念指數漲幅11.6%。園區擴容可能增加;從本次6家企業看,4家為本地券商主辦;其中武大科技有深圳達晨創投聯環藥業參股)參與,截至2012年中報,已有至少19家創投公司進入16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或流通股東。新三板及場外市場各項制度突破尚未明確,很難具體測算主板相關品種的受益程度,但該主題方向確定,不斷有催化劑刺激,概念行情仍將演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