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證券:流動性預期仍是反彈動力

                2012-04-19 08:40    來源:證券日報

                  本期主持:任小雨

                  策者,出謀劃策也。面對變幻莫測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尤其是小投資者非常需要權威專家的資本策。

                  今天本專欄邀請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孫衛黨,對當前市場的焦點、熱點發表與闡述專家級的獨到“計謀”與“計策”,并冀以對廣大投資者提高對市場的宏觀認知、提升實戰操作能力有所幫助。

                  2242點的反彈,延續了兩周的時間,從技術面看,反彈進入到了前期高點的壓力區,市場能在清明后保持強勢局面,再次回到2350點以上,接下來反彈行情能否繼續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流動性預期仍是反彈動力

                  從宏觀經濟對市場的影響看,年初的“龍抬頭”行情和清明后的反彈都和市場的流動性預期有關。4月3日,國務院公布了新增QFII額度500億美元,總投資額度達到800億美元,消息扭轉市場的下跌趨勢,展開了反彈;而3月份信貸規模超萬億,創出14個月的新高,使反彈行情進一步向上拓展了空間,短線上證指數突破了2350點的技術壓力位。然而,管理層力求引進長線資金入市,促成市場穩定發展的意圖并沒用在市場中起到真正成效,資金面利好帶來的市場活躍還是以短線的炒作為主,溫州小貸概念、深圳金融改革的前海概念贏得了資金的大幅炒作。目前,300ETF在加緊發行中,因為這一ETF具備股指期貨的套利功能,預期發行的規模會比較大,接下來的募集規模、入市時機以及能否使藍籌股有所變現等值得關注和期待。

                  一季度GDP增速為8.1%,其增速下滑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就短期看,這一增速對市場的影響可能并不會表現為利空,因為經濟增速下降會加大對釋放流動性的預期,“流動性”成為影響市場短期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如何看待8.1%的增長速度,這一速度是不是與國務院制定的“穩增長”一致,如果2012年GDP的調控目標真的是7.5%。那么,對未來流動性的進一步放松的預期就不太現實,也就是說,流動性預期推動的行情無論力度和空間十分有限。

                  “變革”是未來最大看點

                  統觀中國股市的發展歷史,20多年中,每輪大的牛市都和體制變革、經濟增長方式變革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站在今天的起始點上看中國的經濟、金融,變革將是必然的選擇,轉換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未來發展的現實和必須的選擇,世行報告《中國:2030》做出了充分的論述;而金融體制的改革目前已經悄然開始。因此,從一個長期的角度來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新的一輪行情離我們漸行漸近。當然,改革、轉型、創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國改革在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后,要打破慣性思維和模式必然會有很大波折。因此在大的思路引導下,冷靜的關注市場的點點滴滴變化,從變化中尋找未來行情發展的契機。

                  說到變化,其實證券行業的人士應該感受最深、最直接,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后,一系列的改革相繼出臺,特別是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帶來了市場盈利模式,一、二級市場利益分配等大的變化,市場人士把這次證券業的改革稱為:“二次股改”。股改使中國股市進入到了全流通階段,而目前的股市“新政”將使中國的融資市場出現大的轉化,直接融資的比例會大幅提高。對證券行業來說,其通過盈利模式的拓展、自有資本杠桿化程度的提高、ROE的上升從而大幅度提高盈利能力和空間,因此,未來一輪行情的核心品種應該鎖定在券商類的股票,那些綜合競爭能力強,目前凈資產倍率低的品種應該是研究、跟蹤的首選。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