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圈高管接連被查 萬家基金中信證券涉入

                2013-04-17 08:4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期,固定收益圈風波不斷。

                  去年與萬家基金固定收益業務一同升起的 “新星”——該基金固定收益總監鄒昱,近日陷入被有關部門調查的傳聞中。此外,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執行董事楊輝也傳出被調查的消息。

                  昨日(4月16日),萬家基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求證時表示,鄒昱周一已不在公司上班,是否被有關部門帶走,公司并不知情。

                  上海某債券基金經理透露,外界對于調查原因傳言頗多,大多指向涉嫌違規債券代持。

                  兩固定收益人士被調查

                  近日業內有傳聞稱,鄒昱本人上周已經被有關部門帶到北京調查,截至上周末仍未返回上海。

                  對此,萬家基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求證時表示,鄒昱是否已在一周前被有關部門帶走,公司并不知情,鄒昱本人周一已經不在公司上班,公司也已將其管理的幾只基金交由其他基金經理管理。同時,也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上報給基金業協會,只要協會沒有異議,就會發布正式公告,公司昨日也發布了臨時聲明。

                  萬家基金方面稱,截至目前,沒有接到監管部門針對公司的任何調查,目前不能根據傳言來討論公司風控制度。不排除有關部門對鄒昱進行調查,但公司目前無法核實。

                  有證監會人士表示,已聽說這一事情,但并不是由證監會牽頭進行調查的。

                  此外,多名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確認,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執行董事楊輝也受到相關部門調查,調查原因也未有定論,有傳言稱可能是因為其開設 “丙類戶”在一級市場從事倒賣行為。

                  記者向中信證券辦公室主任進行求證,對方表示“不知情”。

                  調查原因指向債券代持

                  關于鄒昱被調查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論。

                  上海某債券基金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外界對于調查原因傳言頗多,大多指向涉嫌違規債券代持,也有 “公對公行為”和“個人行為”的不同說法。

                  關于債券代持,上述上海某債券基金經理表示,如果是 “公對公”,就跟開放式回購操作相似,前些年也較常見。做固定收益時間長了,有時因為流動性或其他原因,經常需要做“代持”。但如果是“個人行為”,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代持債券是違規操作,也是一個灰色漏洞。首先會擾亂市場價格,其次,這個債券來回的過程有可能涉及利益輸送。”某固定收益部研究員表示。

                  債券代持有很多用途,首先是買券上的運用。例如,基金經理想買某一債券,但由于受到評級或其他限制暫時無法購買,他可以找其他機構先代為購買,管理在其賬戶上,一段時間后,代持機構可在其他業務上給管理人較低的折扣價,或者將來該券種納入基金公司可購買范圍,代持機構以相對偏離的價格返還給基金經理,這在業內比較普遍。

                  另外一種用途是調節利潤,例如債券基金當期收益較高,而此時基金經理并不希望馬上兌現收益,就先私下將債券代持出去,等到需要兌現收益時再購買回來。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