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年首修 公益訴訟或入修正案

                2013-04-17 08:4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4月23日~25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稱“消法”)將提交審議。一些法律專家分析,修正案可能涉及公益訴訟和金融消費等內容。

                  法律專家認為,20年前消法起草時,醫療、教育、住房等主要是一種社會福利,金融理財、電子商務則不曾涉及。如今,醫療、住房等領域已經帶有經營性質,金融消費和電商也差不多家喻戶曉,新消法恐怕不得不回應這些領域中的糾紛。

                  涉及眾多新領域

                  消法明顯滯后、亟須修改,幾乎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五六年前修法呼聲就頗高。

                  2009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俊海就呼吁,修法應進一步拓寬消法適用范圍,囊括各類物質商品和精神商品;建議建立產品召回制度和對“網上交易”等三類產品交易建立消費者冷靜期制度。

                  不過,直到最近,這部法律才開始真正進入修改的流程。

                  目前外界尚不知具體修改的條款和內容,即便是參與草案研討的一些專家對于最后送交審議的版本也不甚了解。

                  今年1月15日,由全國人大法工委主任李適時率領的調研組曾就消法修改到湖北黃石調研,當地一則報道顯示,調研內容涉及房屋、醫療,還有電子商務、電視購物,教育、保險和通信等。

                  去年3月,全國人大法工委也曾在湖北進行立法調研,在座談會上,與會代表分別就“消費者”是否應僅限于“自然人”、“三包”義務是否進一步擴展、實踐中經營者“霸王條款”主要涉及哪些內容、預付款服務主要存在哪些領域及存在問題、無條件解除權是否應該限制、消費者協會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法律障礙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討論。

                  “這部法律當然要與時俱進,涉及眾多新內容是必需的。”上海律協民委會主任譚芳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修正案可能會結合最近其他法律修改的內容,最重要的一個內容是2012年《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它首次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訴法是基本法律,消法是非基本法律,通常前者規定的內容會在后者里有更詳細的體現。“既然訴訟法明確了消費領域的公益訴訟,那么消法可以規定由消保委等機構履行公益訴訟的職能?!痹谧T芳看來,新消法最有可能增加公益訴訟的內容,這既有民訴法的依據,也符合加強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立法意圖。不過,她認為公益訴訟的主體不會放開,主要是由各地消保委組織負責,否則在涉及賠償部分,很容易造成利益沖突。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