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操縱案下的人造利率:變動一基點進賬200萬美元

                2013-02-18 10:23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LIBOR操縱”一石激起千層浪。如今,那些曾參與操縱利率的金融機構正為當初的所為埋單。

                  繼巴克萊和瑞銀分別支付“操縱”罰金4.5億美元、15億美元后,近日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也向英美監管機構支付罰金6.12億美元。

                  據英國銀行家協會(BBA)的公開數據,全球以LIBOR為標的的衍生產品高達800萬億美元,LIBOR一個基點的波動就意味著百萬美元的損失或利得。顯而易見,這些機構為謀求巨額利潤而甘冒風險。但問題是,他們的游戲規則是怎么樣的,監管部門將如何改寫這一規則?

                  勝券在握的游戲

                  利率操縱案案發時間已經“久遠”,但打開塵封的檔案,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所謂的全球“最優秀”的交易員是如何與報價員勾結,甚至不惜色誘,從而輕松獲取暴利的。還原現場,這些骯臟的勾當一一現形。

                  2006年3月13日上午,巴克萊某利率掉期交易員馬克(化名)坐在電腦前,悠閑地喝著黑咖啡,隨意地掃著電腦屏幕上的LIBOR報價。

                  當天是他三個月前簽署的一筆名義價值8000萬美元的3月遠期利率掉期交易(IMM)的交割日。在交易中,巴克萊是浮動利率(LIBOR)的支付方,而對方則是固定利率的支付方,因此誰將在這筆掉期中獲利完全取決于當日的LIBOR報價。

                  按理來講,這是馬克最緊張的時刻,但馬克悠然自得,因為勝券在握。

                  11點半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數字-4.9%,這就是馬克所要的。他點點頭放下咖啡杯,在電腦上的聯系人名單中“伙計”一欄點開一個頭像,打了一句話,“哥們兒,謝謝,晚上到我這里喝一杯” 。

                  對方很快回復:“沒問題,老地方見。”

                  對方正是巴克萊銀行的LIBOR報價員,該報價員與巴克萊的交易員交往甚深,盡管有明文規定交易部門和報價部門嚴格分開,但規定是規定,人情是人情,這里面有貓膩:每筆交易之后,等待報價員的是紅酒和紅包。

                  在交割日前一交易日,馬克還接到了身在紐約的老板一通“急電”。老板擔心:按照目前走勢,到了下周一,3個月LIBOR報價應該是4.91%甚至更高,這筆價值8000萬美元的掉期交易中巴克萊就會面臨巨大損失。

                  接完電話,馬克便立刻與“伙計”發信息,“兄弟,幫哥們兒個忙,下周一的報價能不能報在4.9%,否則哥們兒就慘了,好處少不了你的。”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