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國央行資產規模全球最大 貨幣供應居高不下

                2012-04-23 08:4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導讀]截至2011年末,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規模達到85.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中國央行資產規模全球最大

                  [ 在過去的五年,中國人民銀行的總資產增長了119%,并于2011年末達到4.5萬億美元。而美聯儲、歐洲央行在2011年末資產規模分別為3萬億美元和3.5萬億美元 ]

                  誰是世界央行?十年前回答這個問題,美聯儲當之無愧;十年后,有人對這個判斷提出了質疑。

                  “全球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已變身為中國央行,并非是大家印象中的美聯儲或者歐洲央行。周小川不僅是中國央行的行長,還是全球的央行行長。”渣打銀行在其最近的一份報告中作出上述表示。

                  確實,在過去的五年,中國人民銀行的總資產增長了119%,并于2011年末達到28萬億人民幣(約合4.5萬億美元)。而知名度更高的美聯儲、歐洲央行在2011年末資產規模分別為3萬億美元和3.5萬億美元。

                  與之相對應,中國的廣義貨幣(M2)在過去五年中也增長了146%,2011年末余額已達到85.2萬億元。根據渣打銀行的測算,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中國新增M2的規模全球占比達52%。

                  名副其實的最大

                  作出中國央行是世界央行的判斷,渣打銀行主要從流動性的角度尋找依據:目前,在全球廣義貨幣(M2)的存量和增量方面,中國都已位居世界首位。

                  存量方面,截至2011年末,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規模達到85.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與此相對應,美國去年末M2規模僅有9.6萬億美元。到了今年2月底,中國的M2再次刷新至86.7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8萬億美元。

                  “在我們看來,更重要的變化是中國央行對全球貨幣供給的作用。”渣打銀行報告稱,根據其測算,2011年,中國的M2增量已經占到世界新增M2規模的52%。

                  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近期的現象,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的三年(即2009~2011年),全球新增M2的規模中有48%來自中國。渣打銀行認為,在中國推動下,全球M2規模將向50萬億美元邁進。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