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監管層擬整頓分析師行業 掌握多起違規事實

                2012-03-23 15: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管理層屢出重拳整頓券商從業者。

                  保薦人代表監管新規才剛正式落地,監管層又立即展開對券商從業人員管理的又一輪的整頓。這一次,清肅目標指向了券商研究部門。

                  3月22日,有消息稱中國證券業協會將可能在4月份發布新規,將禁止未經授權的公共媒體轉載或引用券商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道。

                  “這只是監管層整頓券商分析師行業的一個開始,或者說是一個必備的鋪墊。”3月22日當日,北京某大型券商高層向記者坦言。

                  據本報記者獲悉,3月15日,證監會召集全國數十家主要券商的研究部門負責人士齊聚北京,此行的目的便是為分析師行業整頓提前“吹風”。

                  在這次為期兩天的“內部整風”會上,證監會的有關分管領導和稽查總隊的主要負責人士皆出席發言講話。

                  “券商分析師行業下一步將成為監管層整頓的重點,而重中之重則是研究員涉及內幕交易,利用研究報告惡意影響操控市場的問題。”一位接近于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已經兩度征求意見的《證券公司發布研究報告指引》和《分析師職業行為規范》將于日前定稿,最快將在4月份出臺。

                  多起研究員“違規事實”待處理

                  對于諳熟國內資本市場的人而言,有關分析師行業的“潛規則”,和部分分析師涉及內幕交易的行為并不陌生。

                  2011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刮起的一番“討伐分析師”之風,讓市場對于券商研究員這個行業的信任度降至近年來的最低點。

                  “這些有關券商分析師行業的指責并不新鮮,2006年以來,中國進入全民炒股熱之后,有關券商研報的一些問題就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一直以來,監管層方面也礙于研報本身就具備的一些商業屬性等客觀或主觀的原因,對研究員行業的整頓力度并不大。”上述北京某大型券商高層坦言。

                  但這一次,研究員行業的整頓也提上了議程。

                  “會上證監會的有關領導指出,許多分析師報告存在操控市場的導向,行業不規范的問題嚴重,要求各券商研究部的負責人必須嚴格把關負責,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監管層將嚴格監督各大券商的研究報告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違規問題,而對于出現違規的分析師將一律采取嚴肅嚴厲的處理方式。”一位參與3月15日“內部整風”會的券商研究部門負責人士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在此次“內部整風”會上,中國寶安的石墨“研報門”事件作為警醒券商研究員行業的重點案例被提及。

                  “對于分析師行業的整頓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整頓分析師與上市公司之間可能存在的內幕交易問題。”上述接近于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已經有數位分析師被證監會方面私下“約談問話”,就其發布的相關調研報告中可能涉及內幕信息泄密的問題進行核查,其中不乏市場中知名行業分析師。

                  “根據有關的核查結果,目前監管層已經掌握了數起分析師涉嫌違規的事實。”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些案件目前都還沒有最后的處理結果,是否需要走司法程序目前也還沒有定論。”

                  而據記者了解,這些已被監管層掌握事實的案件,分別涉及到分析師和上市公司方面聯手設局操控股價、分析師提前向部分機構泄密信息、私設老鼠倉等多方面。

                  版權問題

                  但還有一個難題。

                  “研究報告都是專業報告,是針對專業的客戶服務的,并非是社會"公器",對于專業的研究報告而言,其閱讀對象本來就不是普通的散戶投資者,我們都建議散戶投資者不要去看這些專業的研究報告,如果說我們利用研究報告來讓散戶虧錢,這的確委屈。”深圳一家券商負責研究部門業務的副總裁坦言,“就像是生產菜刀的一樣,本來菜刀是用來切菜做飯的,如果你不熟練,接結果切菜切到自己的手指了,那么是否該批判菜刀的生產商?”

                  “我也不知道市場上的一些投資者是通過什么渠道來看到我們的研究報告的,而且我敢肯定,這些人中90%都不是我們的客戶。”一位在幾個月前曾被監管層約談問話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其因在一份報告中對一家公司的銷售數據判定與最終公司公布出來的數據差額較大,而受到市場質疑,隨后遭到了監管層的核查。

                  “一般關于一個公司的研究報告都是一個連續的系列,對于某個銷售數據的得出,是應該結合我之前的研究報告的有關情況來看,而不應該僅僅獨立看其中的一個片斷。而且作為研究員,我只是把自己的分析判斷提供給我的客戶,供其參考。如果這份研究報告未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則何談內幕交易或操縱市場?”上述分析師委屈地說道。

                  “整頓分析師行業,首先就要先解決好有關研究報告的版權問題。”上述北京某大型券商高層表示,“目前,各大網站和各大交易軟件都大量轉載國內各大券商分析師的報告,至少99%都是未獲得有關券商授權的。這種轉載,將原本分析師的"私人"觀點"綁架"成了社會"公器",而正是這種效應的影響,許多研究員利用社會"公器"效應而達成了某種利益目標,形成了一部分的內幕交易和操控市場行為。”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有關研究報告的版權問題,在上述3月中旬的內部“整風會議”上也有所提及,據與會有關負責人士透露,有關的處理辦法意見已經形成。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