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毒奶事件引發恐慌 業界指歐美乳企獲益

                2013-02-04 09:08    來源:中國經營報

                  “氰胺”事件的主角這次變成了洋品牌。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的一則恒天然部分乳制品樣本被檢出微量有毒物質二氰二胺(DCD)殘留的公告,不僅將這家新西蘭最大的乳品原料供應商推置輿論的風口浪尖,也使新西蘭奶源備受質疑。

                  一時之間,原本打著“優質新西蘭奶源”吸引消費者的各家企業都噤若寒蟬,并極力撇清關系。

                  禍起雙氰胺

                  恒天然發言人稱,由于沒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擔憂,檢出雙氰胺殘留的批次已照常發往國外市場。

                  “我們已與新西蘭有關部門聯系,并約見了新西蘭駐華大使,要求對方提供風險評估報告。”隨著新西蘭奶粉被檢出雙氰胺殘留物的消息持續發酵,1月28日,國家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就新西蘭奶粉疑似涉毒事件公開表態。

                  新西蘭駐華大使伍開文則在同日召開的說明會上表示,MPI及歐洲食品安全局對該事件的評估結論是雙氰胺毒性非常低,其在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殘留不會對任何年齡段人群健康產生威脅,國際上普遍認為雙氰胺不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并多次強調:“新西蘭政府可以確保所有乳制品都是安全的!”

                  同時,新西蘭駐華使館農業參贊康寧還聲稱,雙氰胺在國際上并無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可能需要5年或更長時間來開展研究和考量為雙氰胺殘留設定最大限量。

                  在官方力保無恙后,涉事企業恒天然大中華區及印度區總裁魏柯文也強調,該公司的奶粉生產銷售處于正常狀態,有能力保證“恒天然奶粉100%安全”。

                  其實,恒天然除了是一家大型乳制品企業,更是一家世界各大食品和乳制品公司首選的乳品原料供應商,所以此次事件的影響不容小覷。據公開資料顯示,恒天然控制著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乳品貿易,同雀巢、美贊臣、惠氏、味多美、好利來、蒙牛、伊利、雅培、雅士利、娃哈哈等知名大型企業均有合作。

                  所以,雙氰胺事件的發生,被界定為奶源問題,恒天然眾多客戶均唯恐引火燒身,紛紛撇清關系。

                  雅培中國對外傳播及媒體關系經理趙謙在向《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發來的聲明中稱,新西蘭恒天然公司相關批次原料被檢測出有雙氰胺殘留,雅培公司經過調查,確認相關批次原料并未供應給雅培。

                  然而除了各外資品牌多年來以使用新西蘭奶源為賣點招攬消費者,國產品牌在遭受一系列的誠信危機后,也紛紛奔赴新西蘭尋求奶源。據了解,光明乳業早在兩年前即在新西蘭建廠,實現旗下培兒貝瑞等品牌的純正“新西蘭奶源血統”;2012年年底,伊利也決定投資11億元赴新西蘭新建奶粉項目。

                  不得不說,國產品牌這次是“躺著也中槍”,原本希望借助新西蘭優質奶源尋求本土品牌的復興,卻又受國外奶源問題的拖累,同樣受到消費者的懷疑。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公事事務總監龔妍奇對本報記者解釋稱,光明乳業并未受到該事件的波及,其在新西蘭的牧場是自控的,草場并未使用雙氰胺化肥產品,所以奶源亦未受到影響。

                  雙氰胺事件的發生,被界定為奶源問題,恒天然眾多客戶均唯恐引火燒身,紛紛撇清關系。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