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內銷市場一片混亂 無3C認證玩具照樣銷售
說法
內銷市場一片混亂
采訪中,只要一提到內銷,河南“本土”企業便會表現出很多無奈。
一位玩具行業內的資深人士說,不論是在河南還是周邊其他省份,都存在著眾多玩具生產作坊。
“對有些玩具的安全要求是食品級的。”鄭州一家玩具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說,小作坊根本不在乎玩具的質量,也不需要進行3C認證。
例如,正規玩具廠家開發一款新品童車,在銷售之前,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去設計、做模具,之后才會上市,令正規廠家頭疼的是,這款新童車剛上市,便被玩具生產作坊拿去仿造。
“作坊用的塑料、鋼管都薄很多,也沒有3C認證。”業內人士說,如果正規廠家生產一輛童車要70元,作坊的可能還不到60元,這讓正規廠家根本無法銷售。
調查
無3C認證玩具照樣銷售
盡管產業轉移而來的企業給河南玩具行業帶來了質的提升,另一個事實卻是,在鄭州的玩具市場上,仍有不少“三無”產品。
昨天,記者走訪了鄭州火車站附近幾家小商品批發市場。因為農歷蛇年馬上就要到來,蛇形玩具頗為走俏,令人尷尬的是,河南商報記者隨機走訪了10家商鋪,其中6家都有“三無”商品。
在市場里擺放的布類玩具,記者查看了其標簽,不少產品只標有廠址,沒有聯系電話;一些飛機、汽車模型類玩具,操作手柄上沒有中文標示;部分商品缺少“3C”認證。
記者咨詢了工商部門,得知工商部門曾多次發布警示,購買兒童玩具,要查看其3C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但據執法人員介紹,仍有家長對此意識不強,“3C認證、警示性語言、廠名廠址等信息,這些都不可缺少。”
在現場和記者一起詢問玩具價格的李女士也表示,因為這里的玩具便宜,自己并沒有太在意玩具是否完全合格,對于產品信息也沒有注意。
呼吁
內銷玩具質量亟須提高
“無3C認證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正規企業的經營。”職春明說,玩具內銷的利潤在15%左右,如果讓一些小作坊繼續生產劣質玩具,很可能會把大的生產企業逼得無法生存。
他建議工商部門,應加大對不合格玩具產品的打擊力度,讓這些產品無法在市場上銷售,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玩具產品的安全,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對于“三無”玩具,工商部門每年都會組織查處行動,記者也曾跟隨工商部門對鄭州火車站附近市場進行檢查,不合格玩具卻屢禁不止。
一位工商部門人士分析稱,這如同其他假貨一樣,因為有需求才有市場,“如果市民都不貪便宜,都到商店購買正規玩具,這些‘三無’和缺少3C認證的玩具,就沒有市場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