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普通羽絨服成本兩三百元 添有害飛絲降成本
在一家名為“杭州火炬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的羽絨倉庫中,廠銷售人員介紹說,他們的羽絨里幾乎都添加了“飛絲”。
一家名為“河北保定春暉羽絨廠駐蕭山鴨絲銷售處”專門賣飛絲,店內堆放著各種檔次的飛絲。自稱郝姓的老板說,店鋪生意很好,每天能賣好幾噸,銷往各地。“不怕你知道,有人就拿飛絲充當羽絨,一般消費者摸不出來。”“郝老板”表示,若是用純飛絲做羽絨服,那么填充物的成本不到10元。
杭州市質檢院工程師彭華陵說,飛絲不僅沒有好的保暖效果,而且含有灰塵、雜質,水洗過程中,達不到滅菌的要求,隱藏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細菌。“飛絲服穿久了,對身體有不良影響。”彭華陵說。
虛報含絨量現象十分普遍
新國標規定,羽絨服上應標注填充物的名稱、含絨量和充絨量,三者缺一不可。但市面上相當多的羽絨服沒有按照要求標注,常常缺少要素,甚至什么都不標。
“我們的羽絨服含絨量在80%左右,但是衣服標注的都是90%,別說消費者,一般的行家也很難區分。”專門生產羽絨服的蕪湖旺盛服飾有限公司駐杭州辦事處工作人員說,亂貼標簽現象十分普遍,一般都是虛報含絨量、充絨量,把灰鴨絨標
成白鴨絨,甚至把鴨絨標成鵝絨。
記者發現,一些品牌為讓消費者放心,會在羽絨服外掛一個透明的充氣小標,里面放有少許絨,代表衣服里面填充的材料。業內人士表示:“外面掛的和里面充的很可能不是同一種東西,這只是一個心理安慰,賭的就是消費者不可能把衣服撕開來檢查的心理。”
在淘寶網上,一個羽絨充氣標僅賣兩三角,一些店鋪的銷量相當好,一個月的成交量上萬。
據新華社12月29日電
(京華時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