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奶粉又出錯 在港被查生物素含量不達標
-香港食環署建議停售的(0-12個月,850克)明治細仔奶粉。
其一款嬰兒奶粉在香港被查出生物素含量不達標,可導致嬰兒脫發、皮疹等,香港食環署已建議停售
從因驗出含放射性物質被召回,到被爆出碘含量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明治奶粉近日再被指出其細仔奶粉(0-12個月)生物素含量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標準,可能導致嬰兒出現脫發、皮疹等癥狀。目前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簡稱“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已經建議業界停售明治相關產品。而這已經是近一年來,明治第三次陷入質量問題。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國內銷售的的明治奶粉均產自澳大利亞,與涉事產品的產地不同,但問題奶粉仍有可能通過水貨及代購渠道進入。而上述奶粉也是明治奶粉的主打產品之一。
生物素不達標可引起嬰兒脫發、皮疹
根據食環署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明治細仔奶粉0-12個月(850克)的生物素含量只有0.81微克/100千卡,低于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風險評估發現,如根據標簽上的喂哺建議,其生物素攝入量將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攝入量5微克/日。而另一款和光堂的初生嬰兒奶粉為0.68微克/100千卡,同樣低于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據悉,涉事明治細仔奶粉來源地為日本,批次為11:33/10A。
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膳食生物素缺乏癥是非常罕見的,未曾在母乳喂養的嬰兒出現。但是如果零至6個月大嬰兒長期只單純靠上述奶粉攝取生物素,不排除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生物素缺乏的嬰兒可能會出現脫發、皮疹、肌肉張力低、嗜睡等癥狀。
而目前,食品安全中心已經知會香港業界有關檢測結果,并建議停止銷售上述產品,對于已購買相關產品的消費者,該中心建議停止讓嬰兒飲用,改以其他嬰兒配方奶粉喂哺或考慮喂哺母乳。
涉事奶粉也不符合國家標準
食環署檢測出來的數據也同樣低于國家標準。根據我國《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10)標準規定,每100千卡的生物素含量應為1.5-10微克,而檢測出來的標準比最低含量少了0.69微克/100千卡,而CODEX國際標準同樣規定生物素含量應大于等于1.5微克/100千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