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存款保險制度即將出臺 制度影響仍存爭議

                2013-06-19 10:5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近日,各家財經媒體都在關注一件事:“醞釀近20年的存款保險制度被傳即將出臺”的消息屢見報端,這也成了坊間議論的焦點。這個消息源起央行發布的《2013年金融穩定報告》,文中提到的當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已經形成共識,可以擇機出臺并組織實施。但至今,相關消息未透露更多的實施細節,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表。

                  存款保險制度為何如此重要?此時推出,意義幾何?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及儲戶將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帶你一一解疑。

                  開啟金改規劃關鍵之門

                  據了解,存款保險制度是對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進行風險處置的一項制度安排,主要指存款類金融機構向存款保險機構繳納保費購買存款保險,當金融機構瀕臨倒閉或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運用存款保險基金及時向存款人賠付并適時處置問題機構,發揮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金融穩定的作用。

                  有專家分析稱,與政府直接救助金融機構相比較,存款保險制度的優勢在于通過建立市場化的風險補償機制,市場、股東和存款人合理分攤因金融機構倒閉而產生的財務損失。

                  自20世紀30年代美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存款保險制度以來,迄今已有逾百個國家建立了這一制度,存款保險制度成為政府防范與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手段。

                  據央行報告稱,目前,中國推出存款保險制度的時機基本成熟。當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各方面條件已經具備,央行內部已達成共識,可擇機出臺并組織實施。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存款保險制度是這一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銀行業在確定存款利率方面的競爭加劇很可能導致銀行利潤下降。最終,競爭可能導致某些小型銀行破產。 

                  對此,有專家表示,允許銀行破產是中國金融體系最至關重要的改革。銀行破產制度實行,有利于其他非銀行金融市場的發展,取得真正繁榮。這即是存款保險制度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通過推出存款保險制度,為銀行破產建立通道,打破中國巨額存款資金的“本金無風險”的安全機制,為直接融資市場的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將資金的本金風險放大,才能真正建設結構優化的金融體系。

                  其實,存款保險制度早已呼之欲出,同時也成為金改“十二五”規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險制度及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加快存款保險立法進程,擇機出臺《存款保險條例》,明確存款保險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組織模式。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機構破產法律體系,規范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程序,加強行政退出與司法破產之間的有效銜接。

                  “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將開啟金改規劃關鍵之門,為利率市場化保駕護航。”某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分析說,利率市場化后銀行間經營差異擴大,銀行業風險上升。通過建立完善的顯性存款保險制度,可有效降低擠兌風險,促進中小銀行與大型銀行公平競爭,維護金融穩定。

                  “對于儲戶是否有利現在不能急于判斷,利率市場化之后,儲戶可以自由選擇利率較高的銀行進行存款,這可能是最大的利好因素。”一位業內人士稱。

                  制度影響仍存爭議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來看待,對新制度推出產生的影響看利也要看弊。

                  與上述兩位業內人士觀點不同,有專家學者看到了存款保險制度將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存款保險制度或增加銀行體系的風險、銀行轉嫁保險成本給儲戶、銀行破產導致儲戶存款無法全額拿回等。而如果這些問題真正出現,銀行信用將受考量,大量存款或將流向股市等高風險領域。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電商風云2013

                電商風云2013

                2013風起再起,電商企業如何脫穎而出。

                投資者如何看球?

                投資者如何看球?

                中國足球有望獲得國家層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