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興廢事,只看洛陽城 領略地道的老洛陽風情

                2013-03-08 10: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為中國十五朝帝都的洛陽城曾經風華絕代:一百零五位君主在這個“天下之中”的王城里,統治古老的東方帝國長達一千年。絲綢之路從這里出發,終點是北半球另一個世界級的都市——羅馬。在很長的時間里,洛陽引領著華夏帝國的文化和價值取向,從語言、文學、宗教、科技、建筑、藝術甚至中國人的姓氏,影響力至今不曾冥滅。

                    夜幕中的洛陽老城,依然被歲月填滿

                    夜幕中的洛陽老城,依然被歲月填滿 

                  當然,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帝王之城的光輝歲月基本已經湮沒在地表下深淺不一的各個文化層里。而老洛陽的人文風景則淹沒在這座古城浩瀚的歷史和文物洪流里,尋常巷陌,百姓人家,最耐得消磨時光,各樣的演義融合在平淡的日子里,歷史就也不顯得那么沉重了。 

                  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 

                  洛陽老城——事實上,那只是一條東西走向,滿是各色雜貨店、食攤的老街。猶如濃醇味厚的洛陽豆腐湯一般,價廉、地道、其貌不揚但卻不可或缺。老宅子的門臉被簡單裝飾了一下,挑上個火紅的旗桿子,書上寫名頭,就是蠻像樣的一家臨街小店了。屋檐上的瓦當搖搖欲墜,模刻著頗有金石味的“長樂未央”四字,屋脊上的望天吼被時間摧折得毫無威儀,像一只滑稽的寵物狗蹲在角落里。蒿草肆無忌憚地從瓦片的每一個隙縫里冒出來,配合著老氣橫秋的場景。 

                  初雨后的早晨,老街的石板路被洗得如同古銅鏡般,鳥兒們聽上去也很欣慰。或許街上鱗次櫛比的書畫店里的牡丹對它們更有吸引力。洛陽和牡丹的淵源至少起自隋代,到北宋時達到鼎盛,當時一名復姓東門的園藝師,是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請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來年春天見花再付錢,接活一株,給錢五千,人稱“門園子”,有幻世之絕技。如今。老洛陽人的生活依舊離不開牡丹。 

                  過了花甲之年的徐建功、何新然夫婦兩在老街鐘鼓樓邊上租了一間老房子,作為自己的畫室,也兼顧著賣些作品補貼家用。老何清秀干練,我在他們夫婦倆的“無為齋”見到她時,她正在為自己的牡丹春雀圖做最后的渲染。老房子改建的畫室低矮逼仄,狹小的空間里掛滿了兩老的作品,甚至包括了窗戶,宣紙阻隔了室外凌厲的光線,讓室內的牡丹們柔和且光鮮,老洛陽的日子就在這方斗室里慢慢打發著,細水長流。

                責編:趙允升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丘芒碭山山杏之旅

                商丘芒碭山山杏之旅

                芒碭山史悠久,文物薈萃。著名景點有孔夫子避雨處、...

                迎六一 欒川馬爾代夫水上樂園優惠來襲

                馬爾代夫水上樂園優惠來襲

                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洛陽欒川馬爾代夫水上樂園特...

                活躍網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