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駐馬店訊(記者 楊曉)汝南縣轄鄉鎮(街道)黨(工)委18個,農村黨支部256個,社區黨支部25個,其中農民黨員17085名。汝南縣委高度重視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針對分類定級后農村黨支部對如何晉位升級無從下手的問題,以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為抓手,突出“五個規范”,強力推進晉位升級,在全縣形成了先進支部創佳績、一般支部爭先進、后進支部上臺階的良好態勢。
一、規范村級運行機制。制定了《汝南縣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并印發至各村,《暫行辦法》共8章29條,對村級組織的領導體制、職責任務、決策程序等以制度形式予以明確。一是定程序,明確核心。明確了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建立村委定期向支部匯報工作制度,保證了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二是定職責,明確權限。為解決少數村“兩委”關系不協調的問題,《暫行辦法》嚴格界定了支部的職責主要為6條,村委的職責主要為12條,做到職責明確,各司其職,運轉有序。三是定任務,明確分工。將村務劃分為重大村務、重要村務和一般村務。一般村務由村級組織自主處理,重要村務由兩委聯席會議研究確定,重大村務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民主決策,否則視為無效。
二、規范黨員干部管理。一是實行目標管理。年初村干部根據崗位職責,農民黨員結合無職設崗定責,分別制定工作目標并簽訂目標責任書,年底對照目標進行述職,接受群眾評議,評議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二是抓好黨員發展。規范農民黨員發展程序,實行“三提三議三公開”:“三提”即支部提出入黨積極分子、擬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轉正等三個初步入選名單;“三議”即對支部提出的初步人選名單,通過兩委聯席會議商議、村民代表會議評議、黨員大會決議,確定人選并報上級黨委審查;“三公開”即人選基本情況必須公開;提議結果必須公開;上級審查結果公開。三是強化激勵措施。實行“一定三評”制度,年初定目標,年底群眾評民意、黨員評實績、組織評等次,全面推行村干部績效工資制度。
三、規范村級陣地建設。一是統一建設標準。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提升工程,籌措資金800多萬元對全縣281個村(社)的村室進行規范化建設,目前全縣所有的村達到“八有”,即有房子、有牌子、有桌凳、有遠程教育設備、有制度、有版面、有檔案、每天有專人值班,建設了圖書閱覽室、籃球場、農村大戲臺和文化廣場。二是注重作用發揮。依托黨員活動室、黨建辦和現代遠程教育,采取“四個結合”培訓農村黨員干部,即“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課堂培訓與基地實踐相結合、重點骨干培訓與黨員普遍輪訓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培育了一大批有技能、懂法律、能創業、講文明的新型現代農民。村級陣地已成為村務管理中心、議事決策中心、黨員活動中心、文化娛樂中心、教育培訓中心。2016年,全縣培訓農村黨員干部2.6萬人次,有1334名村干部達到“雙強”標準,占89%,80%以上的農村黨員干部掌握1—2門致富帶富技能。三是完善服務功能。建立縣鄉村組四級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站),設立市場信息、農技指導、民事調處、務工指導、村務代辦等為民服務項目,使村級陣地成為黨員為民服務的綜合平臺。同時在全縣68個村(社)實施農民辦事不出村信息化服務平臺,拓展便民服務領域,增強黨組織的服務水平。
四、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實行“三審一管理”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即由村委主任審查、民主理財小組審核、支部書記審批,最后由鄉鎮統一核查管理。對支書、主任“一肩挑”的,由村委副主任審查。重大開支項目一律提交村民會議討論決定,鄉鎮統一管理村級財務賬目,每月初將本村“三審會簽”的支出項目送鄉鎮核實入賬。鄉鎮財所負責審查村級財務收入支出的合法性,對一些不合理支出有權提出批評和處理意見。
五、規范民主監督機制。建立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和民主理財監督小組,設立村務、黨務、財務公開墻,接受群眾的監督。開展“月25黨員民主議政日”活動,每月25日是我縣的農民黨員活動日,上午開展黨員集中活動,收看遠程教育節目,學習政治理論,安排布置任務;下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由村黨支部將村內重大事項提交村民代表討論,接受監督和質詢。
?。ㄒ唬├眄樍舜鍍晌P系,提升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不少村干部表示:“實行規范化管理后,自己該干啥,不該干啥、該咋干,都清清楚楚,干起工作心也齊了、氣也順了”。全縣共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8萬條次,村級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得到提高。通過規范化管理,有13個村黨支部晉位升級為先進,有25個后進支部成功實現了晉位升級。目前,全縣281個村(社)黨支部中,先進支部93個,沒有一個軟弱渙散村。
?。ǘ┟芮辛它h群干群關系,提升了村級組織民主管理水平。通過規范化管理,群眾由過去對村級事務不知情、不參與轉變為現在的主動履行義務、熱情參與村務監督。在晉位升級中,農村黨員開展了以整修一條道路、清理一條溝渠、種植一片林地、整治一村環境為內容的“四個一”主題實踐活動,樹立了黨員奉獻為民的形象,農村上訪量也比往年同期下降85%。
(三)建立了基層組織建設長效機制,提升了農村科學發展水平。通過規范化管理,使村干部辦事有章可循,提高了干事創業、勇挑重擔積極性,黨員干部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和“三化”目標,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實施“帶動工程”,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各村圍繞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堅持“特色產業為主導,產業經營為支撐”的發展思路,在全縣形成了蔬菜種植、規模養殖、農產品加工和勞務輸出四大主導產業,涌現出了一大批蔬菜村、花卉村、養殖村、機械村,成立加工、養殖、種植、農機等專業合作社129個。二是實施“民生工程”,提升了農民生活質量。積極實施安全飲水、農田水利、村組道路、新農村示范點建設等一批關乎農村發展“根基”工程,使全縣70多萬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三是實施“新風工程”,培育了和諧文明村風。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教育農民知榮辱、除陋習、樹新風,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目前全縣共建有農民文藝隊、宣傳隊116個,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
“火車要想跑得快,必須要靠車頭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任務艱巨,必須要有堅強有力的村級基層組織作為保障。而加強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恰恰是增強組織活力,提高村級基層組織戰斗力的關鍵。因此,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大力推進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為提高村級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駐馬店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