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最新消息 > 正文

                鄭州一高校有個“范阿姨”為貧困生免費縫補14年

                2016年04月26日07:01  來源:鄭州晚報

                5034

                范阿姨

                  “先別走呢,把這雙襪子拿上,阿姨送你的”、“書包拉鏈縫縫還能用,沒給你換新的,不要錢”……鄭州大學新校區(qū)服務中心有位女裁縫,14年來免費為貧困生修改、縫補衣服鞋子,還為他們介紹兼職家教勤工儉學,她總說“鄭大就是我的家,他們都是我的孩子”,學生們都親昵地喊她“范阿姨”。

                  鄭州晚報記者 張競昳

                  通訊員 文子玉 劉兆敏 文/圖

                  14年免費為貧困生修補衣服

                  鄭州大學新校區(qū)學生服務中心大門口,有一個特別亮眼的紅色招牌,“有事就找范阿姨”的字樣尤其醒目。有位五十來歲的阿姨,來找她修補衣服的同學,一進門就會喊一聲“范阿姨”。

                  縫紉機后面的墻上,是4張寫滿學生姓名的名單,157名學生都是學校提供的貧困生名單,也就是范阿姨如今正在幫助的對象。凡是這些學生來找她修補衣物,全部免費。

                  “每年開學,‘綠色通道’都有不少學生,我問了問,都是家里經濟情況不太好的孩子。從去年開始,就管勤工助學科要來這些學生名單及聯系方式,然后一一打電話通知他們,來阿姨這兒修東西不要錢?!狈栋⒁探衲?1歲,14年來,一直為學生們“縫縫補補”,外邊要價5塊,她只收3塊,家境貧寒的學生過去修東西,從來不收錢。

                  幫他們介紹家教勤工儉學

                  范阿姨的“幫助之路”,是從2002年她的小店“落戶”鄭大新校區(qū)開始的。

                  “我從農村出來的,也沒啥別的能力幫這些孩子,只能在生活上拉他們一把?!狈栋⒁陶f,她能做的就是縫縫補補,免費幫貧困學生修補衣物。剛來到鄭大新校區(qū)那幾年,她還會到學生宿舍收集一些學生不穿的衣物,把其中大半新的那些清洗整理好,送給貧困生們。

                  鄭州大學2002級學生王思利,如今已經是某部隊的現役軍人,十幾年前,從南陽大山里走出來的她,初到鄭州生活十分拮據,衣服、鞋子穿爛掉也不舍得換新的。范阿姨了解情況后,常常在她上課路過小店時把她叫進店里,主動幫她修補壞掉的鞋子、衣服。

                  除了在生活上關心她,范阿姨還給她介紹了好幾份兼職家教的工作?!拔掖髮W四年沒給家里要過生活費,每年寒暑假還能給家里帶兩三千塊?!彼f。

                  “學校就是家,學生都是我的孩子”

                  “范阿姨,你在哪?”去年,范阿姨的修理店搬了地方,學生以為范阿姨走了,急得在鄭大貼吧中發(fā)帖尋找。

                  法學院的陳盼盼現在正念研一,從大一開始就去找范阿姨補衣服的她,與范阿姨已經相識了5年。陳盼盼說,她經常去范阿姨家里“蹭飯”吃,平時范阿姨在學校里也會給她送些吃的喝的東西。

                  平時,范阿姨愛跟學生嘮家常,與很多學生關系都很好。她的桌子上有與學生的合影,是已經畢業(yè)的學生特地回學??赐龝r拍的。

                  “都在鄭大待了20多年了,鄭大可不就是家了嘛!學生們都是我的孩子?!狈栋⒁陶f。

                文章關鍵詞:貧困生;范阿姨;學生名單;勤工儉學;鄭州大學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14歲女孩靠奶奶撫養(yǎng)帶大 父母打工10年僅回家1次

                  淮濱縣救助站工作人員找到小敏送其前往醫(yī)院檢查時發(fā)現,小敏有自閉傾向。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多位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得知,像小敏一樣留守在家的孩子還有很多,不少孩子的性格較為孤僻。

                • 捐助貧困生為何捐出了“系列丑聞”

                  1月20日,安徽省紀委作出處理決定,宿州市埇橋區(qū)朱仙莊鎮(zhèn)宋廟小學要求受助貧困生出錢請吃飯事件(簡稱“11·12事件”)的20名相關責任人被處理。單看以上描述,似乎沒什么不對勁,“要求受助貧困生出錢請吃飯”的丑聞,應該是學校單方面的過錯。

                • “讓貧困生請吃飯”應多角度反思

                  沒有基層作風的切實改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一頓人均消費不足33元的“工作餐”,看上去稀松平常,背后卻折射著作風、照見了心態(tài)。

                • 網絡曝光還需預防學校權力任性

                  學校為了做好宣傳效果,要貧困學生參加領補助的擺拍,拍完之后還將補助收回。校長在學校的權力過大,一切校方決定都可以由校長一人做決定,這本身就是制度上的“病源”。

                • 貧困生補貼“走過場”,誰是李鬼?

                  既然是貧困生的救助補貼,那么就應該真正貼補到需要的孩子們身上。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