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3日23:03 來源:央廣網
3月,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中國開啟兩會時間。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是黨的十九大后新一屆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首次會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的第一屆兩會,是深刻落實十九大精神的盛會,一舉一動備受矚目,牽動世界目光,其重要性和關注度不同以往。
新時代就要有新氣象,新氣象體現在改革的方方面面,全國兩會自然也不例外。果然不負眾望,今年全國兩會除了按照慣例開通“部長通道”外,還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耳目一新,給人以清新之感。
全國兩會啟幕,主角當然是參會履職的代表委員。今年全國兩會,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將迎來履職后的第一次兩會。新代表和新委員如何履職盡責,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為有行政身份的代表開通的“部長通道”,部長們積極回應不推諉,主動發聲有內容,傳遞的是權威聲音,回應的是民生關切,彰顯的是政府自信,“部長通道”已經成為傳遞政府信息的重要橋梁。
但能站上“部長通道”的代表畢竟是少數,而一些普通代表來自基層或者一線,他們的建議更接地氣,更能更好的代表民意,更需要傳遞出去;來自各專業領域的委員,專業化的提案準確地回應社會關切,也需要得到很好地傳播和展現,“代表委員通道”的開通也意在此。
開通“代表委員通道”的意義又不僅局限于此,相比“部長通道”,“代表委員通道”賦予了更寬泛的民意場域,它能夠讓公眾更加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到信息,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全社會的共識和力量。
從“部長通道”到“代表委員通道”,回應民意、直面社會關切的通道實現全覆蓋,展現的是代表委員風采,呈現的是兩會開放透明新風,彰顯的則是更加為民、自信、透明、開放的國家形象。
3日下午,首場“委員通道”將開放,通道會吹出怎樣的新風,萬眾期待。(評論員陳俊杰)
從“部長通道”到“代表委員通道”,回應民意、直面社會關切的通道實現全覆蓋,展現的是代表委員風采,呈現的是兩會開放透明新風,彰顯的則是更加為民、自信、透明、開放的國家形象。
今天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在首開的“委員通道”旁,百余名中外記者舉著“長槍短炮”,爭相向全國政協委員拋出“辛辣”提問。2018年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開啟,全國政協委員楊利偉(中)、潘建偉(右)、趙紅衛(左)接受記者采訪。
總結好“部長通道”經驗,開辟出更多方便快捷通達民心的“通道”,黨和政府就能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記者問得巧,部長答得妙。“部長們”經過的時間很短,整個過程一共持續了36分鐘左右。而這小小的36分鐘,充滿著擔當與責任。
兩會召開后,出席會議的國務院各部委掌門人都會通過一個長約兩百米的通道進入會場,記者們給這條路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部長通道”。
”還沒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話筒前站穩,現場數百名記者提高嗓門,向9日下午“部長通道”迎來的第一位嘉賓拋出一連串問題。”
執政方式不斷轉型,執政能力不斷蛻變提升。行政決策不再“拍腦袋”,新常態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突出的問題。
執政方式不斷轉型,執政能力不斷蛻變提升。行政決策不再“拍腦袋”,新常態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突出的問題。
每年兩會,參會的中央各部委部長都是媒體追逐的焦點。
“部長等記者”并非只是身份上的變換,而是一種作風上的變化,一種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問到主動等待問,是執政理念上的轉變,是服務態度上的更新,是主動作為的新標桿,讓兩會在一種透明、公開的方式下打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正義之戰。
“部長通道”走出了一條清風撲面之風,走出了一條務實擔當之路,走出了政務公開的大發展,也道出了建設群眾滿意服務型政府的決心。
3月9日,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兩會“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 而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更是“部長通道”的老朋友,9日已是他在兩會期間第三次接受采訪。” 至今,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已有21人次先后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
國僑辦主任裘援平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表情包”,在社交媒體上為網友所喜聞樂見。不管是微笑、皺眉,還是抱拳、欠身,表情之變,背后正是姿態之變、心態之變。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信的代表委員,讓我們能從他們的表情中,讀懂他們的關切、看到他們的姿態、感受他們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