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習近平推動我國經濟三大轉變

                2017年12月26日07:17  來源:國際在線

                503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決策。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些學習。

                習近平推動我國經濟三大轉變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因此,美國、德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都加大了對以創新為核心的科技戰略投入。從國內來看,雖然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依然大而不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驅動的傳統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通過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習近平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他強調:“我國能否在未來發展中后來居上、彎道超車,主要就看我們能否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近年來,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厚植社會創業創新沃土,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效果。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發布了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列第22位,較2013年上升13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創造轉變。

                  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一判斷既指出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征,也為今后的經濟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以超高的速度增長。過去40年GDP平均增速在9%以上,2016年,我國GDP達到74萬億元,中國經濟體量居全球第二,老百姓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中國經濟已經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指出:“以前我們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則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我們要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習近平指出:“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深刻認識、全面領會、真正落實。”“要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心目中,使重視質量、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

                  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制造業是實體經濟支柱,振興實體經濟,制造業是主戰場。當今世界,全球制造業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制造業正在成為一些大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爭奪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的角力場。數字化制造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機器人技術、智慧制造等新興前沿技術發展迅速。在這些新興技術領域,我國與世界各國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涌現出一批在世界上響當當、有質量競爭力的優勢制造企業;“中國制造”遍布全球市場。雖然中國是制造大國,但產業大而不強、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薄弱、共性技術缺位、資源浪費、污染嚴重等問題依然突出。因此,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不僅是時代賦予制造業的歷史使命,更是適應中國國情的戰略抉擇。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目前,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制造大國正在向制造強國轉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實現“三個轉變”將增強我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來源:學習中國)

                文章關鍵詞:習近平;經濟工作;我國經濟;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體系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習近平會見來京述職的林鄭月娥

                  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下午在中南海瀛臺會見了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聽取了她對香港當前形勢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工作情況的匯報。希望行政長官帶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泛團結社會各界人士,抓住機遇,共謀發展,與祖國人民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

                • 習近平會見來京述職的崔世安

                  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下午在中南海瀛臺會見了來京述職的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聽取了他對澳門當前形勢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工作情況的匯報。中央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習近平主席視察王杰生前所在連側記

                  題:學習踐行“兩不怕”精神 爭做新時代王杰式好戰士——習近平主席視察王杰生前所在連側記 連隊門前廣場上,矗立著王杰半身銅像,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八個紅色大字熠熠生輝。

                • 習近平同韓國總統文在寅舉行會談

                  習近平主席夫人彭麗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楊潔篪,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萬鄂湘、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等參加。

                • 習近平:全力推進新時代練兵備戰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3日到第71集團軍視察。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