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5日07:28 來源:新華社
——迎接十九大專題報道《紅色追尋·足跡》河南蘭考站直播側記
新華社河南蘭考9月24日電(記者 史林靜)54年前,焦裕祿親手種下的一株小泡桐,如今已是華蓋如云。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這棵樹始終矗立在那里,被人親切地稱為“焦桐”。24日,新華社直播團隊來到河南蘭考縣,年輕的主播在致敬焦桐中拉開了這一期直播的序幕。
蘭考是新華社獨家推出的“迎接十九大”大型系列網絡直播《紅色追尋·足跡》的第六站。尋訪焦桐、參觀焦裕祿紀念館、體驗泡桐制成古琴……主播團隊被焦裕祿的事跡感動,直播成為一次滌蕩心靈、追尋初心的過程。
直播一開始,主播團隊碰到了焦桐的守護人——75歲的老黨員魏善民。每天早上,他都會拿著掃帚輕輕地清掃,再把落葉歸攏,風雨無阻。焦桐54歲,他和他的父親兩代人持續守護焦桐54年。
“要是焦書記還活著,看見它現在仨人都合抱不過來,不知道得多高興。” 魏善民說。父子倆與其說守護這棵樹,不如說是在守護對焦裕祿的敬仰和懷念。
50多年前,焦裕祿為治理風沙,帶領蘭考人民大量種植泡桐,這批泡桐如今已是林茂葉密。泡桐不僅改變了蘭考歷史,也正改變著一代人的命運。
“泡桐有聲”,當年恩惠蘭考人的泡桐樹,再次走到前臺。泡桐制成琴瑟琵琶等民族樂器以及板材、家具等,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
直播中,主播一行被一陣古琴聲吸引,撫琴的是“90后”樂師徐亞沖。徐亞沖的家鄉蘭考徐場村是全國知名的“民族樂器村”,目前有樂器廠54家,從業人員600余人,可生產20多種民族樂器,產值超過1.2億元?!按謇镉幸话肴硕荚诋斃习澹€吸引了周邊村民就業。”徐亞沖說。
生長在黃河故道沙土中的泡桐紋路清晰,聲學品質和共振性能好,板材音質奇佳。上世紀80年代開始,泡桐開始被廣泛用于制作民族樂器,樂器產業由此成為蘭考縣特色支柱產業之一,也成為蘭考脫貧攻堅的有力支撐。
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發源地,50多年前,焦裕祿鞠躬盡瘁,帶領群眾為改變蘭考風沙、內澇、鹽堿的面貌而奮斗。蘭考,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一年內,總書記曾兩次親赴蘭考調研指導工作。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弘揚焦裕祿精神,蘭考干部群眾展開脫貧攻堅大決戰。
當年,靠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焦裕祿走過了蘭考120多個生產大隊。50多年后,這種作風在蘭考依然薪火相傳。蘭考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干部、轉變作風的主戰場,先后選拔345名年輕干部派駐115個貧困村。在這里,駐村工作隊發出了“群眾不脫貧,我們不離開”的誓言。
一個個脫貧故事在蘭考大地上演。3年來,蘭考從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到建設產業集聚區、特色產業園,小微企業遍地開花,多家上市公司落戶,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蘭考村民在縣內務工率達60%以上。2016年蘭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124元和9943元,比3年前分別增長10164元和4297元。
2017年3月27日,蘭考脫貧了。新一代的蘭考人用新的發展奇跡,告慰他們的老書記。
“焦裕祿身上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雖然他在蘭考只有短短的475天,卻為蘭考留下了永久的精神財富?!焙钣绖僬f。
紀念碑前,清風習習;紀念園中,泡桐蔥翠。這些長在百姓心中的樹,留下一個深刻的啟示——
只有根植人民,才能萬古長青。
9月26日,“網上看河南”網絡媒體采風團走進河南蘭考縣,先后參觀了焦裕祿紀念館和蘭考縣脫貧攻堅展覽館,感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焦裕祿精神和脫貧后蘭考的新變化。
從“蘭考之問”,到“蘭考之變”,再到蘭考最終脫貧,蘭考這中間的變化,讓我們真真切切看到了焦裕祿精神的巨大鏡鑒作用。評論員相信,這種“英雄意氣”,不僅僅是蘭考干部群眾的精神坐標,不僅僅是蘭考一個縣實現脫貧的強勁動力,更是千千萬萬個黨員干部落實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初心所在。
用焦裕祿精神填充滿溢人品官德,就要把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動力和落腳點,要把為民造福作為從政的基本準則和不懈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高度概括的焦裕祿精神,其實質是始終與群眾心連心、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的宗旨意識。
在共和國歷史上,一個名字與一座城市的緊密貼合度,很難有超越焦裕祿與蘭考的。
8月9日,由蘭考縣文化館《風舞桐花》劇組出演的情景舞蹈劇《風舞桐花》在蘭考縣高場村文化大院上演,“焦書記讓俺們富裕起來,作為蘭考人,得把他的事跡宣傳下去?!?/p>
河南格林美中鋼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搶抓政策機遇,在蘭考擴大運營規模。“營造一種生態”,深入持久學習焦裕祿精神,發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使焦裕祿精神在蘭考不斷煥發新的活力,營造出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
“為民、務實、清廉”,2014年是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年。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全國上下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被總書記選作聯系點的河南蘭考,吸引了全國的目光。
“焦裕祿干部學院的體驗式教學形式新穎,直觀性強,使我產生了強烈的時代記憶和受到刻骨銘心的教育。記者從河南省委組織部獲悉,建成以來,焦裕祿干部學院已辦班326期,培訓2.49萬人;紅旗渠干部學院已辦班165期,培訓1.24萬人,在全國同一時期、同類培訓機構中居于前列。
“焦裕祿干部學院的體驗式教學形式新穎,直觀性強,使我產生了強烈的時代記憶和受到刻骨銘心的教育。記者從河南省委組織部獲悉,建成以來,焦裕祿干部學院已辦班326期,培訓2.49萬人;紅旗渠干部學院已辦班165期,培訓1.24萬人,在全國同一時期、同類培訓機構中居于前列。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由人民日報社和河南省委聯合主辦的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理論研討會今天在蘭考焦裕祿干部學院舉行。中央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等單位專家從不同方面對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深入研討。
7月4日,面對記者,聊起被評為“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好干部”,楊正超一臉平靜,“老百姓最可親,最可敬,也最可愛。工作閑暇的時候到田間地頭走一走,陰天下雨的時候到孤寡老人家里問一問,逢年過節到貧 困家庭看一看,是楊正超堅持多年的習慣。
從5月8日開始,《黨的好干部——焦裕祿事跡圖片展》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舉辦。在為期近兩個月的展期內,觀者如潮,好評似海,焦裕祿精神深深感動了申城,成為黃浦江畔一場永不謝幕的展覽。
調研期間,周強先后深入蘭考、鄭州和安陽等地,瞻仰焦裕祿紀念園,緬懷焦裕祿事跡,指導開展法院系統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法院工作,看望慰問法院干警。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滿倉,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張立勇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