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9日15:18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13省份公布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多省份出現下降)
8月15日,福建省發布了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下稱“工資指導線”),明確企業工資增長的基準線為8%,上線(又稱“預警線”)為12%,下線為3%。“工資指導線”自1997年出臺至今已20年,按照慣例,各省份在每年上半年就會發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1日,全國已有海南、天津、北京、內蒙古、四川、山東、福建、江西、山西、陜西、河南、吉林和安徽等13個省份公布了2017年的工資指導線,多個省份的指導線數值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而重慶、黑龍江、江蘇、浙江、西藏等5省份已連續3年未公布工資指導線相關數據。
多地工資指導線均有不同程度下調
記者對各省份已經公布的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上線”和“下線”進行了梳理。
從各地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來看,相比去年下調的有海南、北京、內蒙古、四川、山東等5省份,其中,海南下調了1.1個百分點,北京、內蒙古、四川、山東等4地下調了0.5個百分點;福建、江西、陜西等3省份基準線與去年持平。今年有兩個省份的基準線進行了上調,山西由去年的7%上調到了8%,吉林的基準線由6%上調到了7%,兩省份均上調了1個百分點。
從各地工資指導線的“上線”來看,記者發現,相比去年下調的省份有海南、天津、北京、內蒙古、四川、山東等6省份,其中天津下調幅度最大,下調了2個百分點;其次是內蒙古,下調了1.5個百分點;海南下調了1.1個百分點,北京、四川和山東下調了1個百分點。福建省上線與去年持平,為12%。山西、陜西和吉林3省份的上線進行了上調,都是從去年的11%上調到了12%,上調1個百分點。
從各地工資指導線的“下線”來看,相比去年,進行下調的省份不多,僅有海南和內蒙古。其中,內蒙古從3%下調到了2%,下調1個百分點;海南從3.5%下調到了3%,下調了0.5個百分點。天津、北京、四川、山東、江西、山西、陜西、吉林等8省份與去年持平。相比之下,福建省是諸多省份中唯一一個將下線上調的省份,從2016年的2%提高到了今年的3%,上調了1個百分點。
總體看,這13個省份的工資指導線有喜有憂。喜的是,山西、吉林在下線不變的情況下,基準線和上線均進行了上調,雖然只是上調了一個百分點,但在經濟增長放緩壓力下能夠進行上調已實屬不易。憂的是,多地的工資指導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其中,基準線、上線、下線均下調的省份有兩個,分別是海南和內蒙古;基準線和上線進行下調、下線保持不變的有3個省份,分別是北京、四川和山東;僅將上線進行下調、基準線和下線維持不變的是天津。江西的3個指導線與去年相比未發生變化。
為什么今年多地的工資指導線進行了下調?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整體經濟是下行走勢,各省份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工資指導線下調也在情理之中。”
對于多個省份已經連續多年未公布工資指導線相關數據,蘇海南告訴記者,這跟各省份的經濟增速有很大關系,各省份經濟增速普遍放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省份按往常時間發布工資指導線。從另一個角度看,“工資指導線不一定每年都發布,也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必須每年都得發布,本來就是帶有彈性的工資指導意見。不發布有可能是基于當地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或者物價上漲幅度很小、平均工資水平還不錯等情況。”
海南基準線最高,天津緊隨其后,北京位居第三
在基準線方面,海南已經連續兩年居首。
2017年已經公布的省份中,海南的基準線最高,為9.3%;天津緊隨其后,基準線為9%;北京位居第三,基準線為8.5%。其他省份的基準線均低于8.5%。
海南之所以表現亮眼,跟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2017年上半年海南GDP總值2198.2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2.58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457.98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增加值1247.67億元,增長10.2%。
天津的基準線雖然比海南低了0.3個百分點,但是14%的上線比海南的10.2%多了3.8個百分點。跟海南相似,第三產業為天津經濟立下了汗馬功勞。天津上半年GDP總值9386.87億元,同比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4.1%。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天津上半年GDP增速較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但是從14%的工資指導線上線來看,跟北京并列第一,說明天津比較注重民生。此外,近年來,天津市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產業轉型深入推進,成效已經顯現。
東三省中吉林表現突出,已連續3年發布
由于近年來東北經濟不景氣,使得東北三省的數據一直備受公眾關注。
7月31日,吉林省發布了2017年工資指導線。有些出乎意料的是,相比去年,吉林省的基準線從去年的6%上調到了7%;上線從11%上調到了12%。吉林省也成為今年13個已經公布的省份中除了山西之外僅有的上調基準線的省份。不只是今年,自2015年以來,吉林省已連續3年發布了工資指導線。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GDP增長6.5%。從吉林省今年的經濟增長情況看,具備漲工資的實力。”蘇海南說。
再來看遼寧。相比吉林省每年都發布工資指導線的節奏,遼寧省僅在2015年9月發布了工資指導線,至今再未發布。從經濟數據分析,跟遼寧省的經濟增速放慢有關。根據遼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遼寧2017年上半年生產總值為10296.8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
“遼寧經濟放慢,主要是工業放慢導致。”蘇海南說,盡管遼寧工業也在好轉,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雖然為負,但比一季度有所提高,說明工業結構調整開始見效,但是工業增加值由負到正仍需時間。“所以,今年遼寧省不發布工資指導線,也是可以理解的。”
記者注意到,遼寧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2016年GDP為-2.5%,是負增長,而且全國墊底;今年上半年GDP已經轉正,為2.1%,經濟已經開始好轉,漲工資還是可以期待的。
在東三省中,黑龍江已經多年未發布工資指導線。雖然自2014年以來黑龍江的GDP數據是在穩步提高,但是相對全國,增速并不樂觀。對此,蘇海南向記者表示,“黑龍江首先要確保不拖欠工資,然后再根據經濟增長等情況研究是否引導漲工資。目前黑龍江經濟狀況不大理想,所以更多關注前者。”
工資要按指導線標準上漲嗎?
企業工資指導線,是由工資增長基準線、工資增長上線和工資增長下線構成,也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水平及調控目標等指標,指導企業工資分配的一種宏觀調控形式。
蘇海南表示,工資增長基準線是指企業工資的平均增長幅度,適用于生產正常發展、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工資增長上線可稱為預警線,適用于經濟效益增長較快的企業;工資增長下線則適用于經濟效益下降或虧損的企業。
在各地公布的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通知中,記者看到了大致相同的表述:針對企業不同情況,多地均提出企業應結合經濟效益、人工成本情況,參照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職業(工種)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等信息做好增資決策。
比如,北京規定,生產經營正常、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參照基準線安排本企業的工資增長水平。2015年、2016年效益增長較快,2017年預計效益增長依然較快的企業,原則上不得高于上線(預警線)安排本企業工資增長水平。效益情況與往年持平或略有下降的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參照下線安排本企業的工資增長水平;經營虧損、職工工資發放出現困難的企業,經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工資可以零增長,但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
那么,這是強制要求企業給員工漲工資嗎?事實并非如此。
蘇海南告訴記者,工資指導線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雖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但可作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的參考依據。
“工資指導線主要用于指導企業,企業如果要漲工資,就得有一個區間作為參照。一般而言,工資指導線更多的是針對非國有企業,同時也是國有企業實行工資總額管理的參考依據。”蘇海南說。
中國將制定多項配套工資政策 提高低收入者工資
《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提出,將制定并實施一系列以提高低收入勞動者工資水平為重點的配套工資政策。報告指出,在落實“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目標的進展方面,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質量持續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生活差距進一步縮小。
8月15日,福建省發布了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下稱“工資指導線”),明確企業工資增長的基準線為8%,上線(又稱“預警線”)為12%,下線為3%。
11月8日,青海省發布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下稱“工資指導線”),明確企業工資增長的基準線為7%,上線(預警線)為13%,下線為3%。
按照慣例,各省份會在每年的上半年發布當地的工資指導線。
對比上次調整,此次企業在崗職工工資增長基準線下降3%,下線下降0.5%,由不設上線調整為上線18%。
河南今年職工工資指導線可上漲12%,由不設上限改為上限18%。
要讓實際的可支配收入增長跟上“工資指導線”,還需要減稅、打破壟斷等實質性的政策出臺。無獨有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該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8%,增速創下近一年來的新低。
近日,廣東等多地公布了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4日,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發布了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全國多地工資指導線同比多持平或下調。
中新網財經頻道統計發現,截至6月19日,目前全國已有10個省份發布了2012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工資指導線只是企業決定工資的參照系,并沒有強制性,但可作為工資集體協商依據。
近期,廣西等地公布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你那里工資最低可以漲多少?快來看一看吧。
5月29日,記者從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獲悉,今年我省的工資指導線已對社會公布,企業貨幣工資的增長基準線確定為企業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18%。
昨天,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全省2014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截至2013年2月,我省企業總數為233958家,建立工會的企業有224135家,通過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企業有189339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80.9%,占全省建立工會企業總數的84.47%,所有公有制企業均已建立工會,并全部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內容應當包括本行業或者本區域的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工資調整幅度、勞動定額、工資支付辦法、工資支付時間等相關事項。
9月2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我省2012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審核、省政府同意,已于近日公布,企業貨幣工資增長基準線為15%,下線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