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0日16:43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 自2013年以來,中國裁判文書網至今公開的裁判文書超過了2000萬篇。今天上午,最高法發布《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開裁判文書的規定》,規定多種裁判文書不在互聯網公布的情形,其中包括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的裁判文書。
按照這一規定,一些受到關注的明星離婚訴訟案件裁判文書將不會公布。
記者今天從最高法獲悉,繼中國裁判文書網之后,中國裁判文書網APP手機客戶端正式上線,同時最高法發布了修訂后的“文書上網規定”。
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學文表示,修訂后的文書上網規定擴大了應當公開的裁判文書范圍,文件中列舉了應當公開的裁判文書類型,包括各種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駁回申訴通知書、行政調解書等,此外,要求“涉及個人隱私”的裁判文書也應當在隱去“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后上網公開。
文件會明確了不在互聯網上公布裁判文書的5種具體情形,包括涉及國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離婚訴訟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監護等。
裁判文書應該什么時候在互聯網上發布?《規定》明確,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應當在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在互聯網上公布。(記者 王夢遙)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景漢朝12日表示,全國法院要依法受理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糾正錯誤裁判,救濟受損權益。景漢朝表示,要改革法院自身封閉處理模式,推行社會第三方參與矛盾化解制度;要重點開展律師為主體的社會第三方參與工作,緩解信訪人對立情緒,減輕信訪壓力。
今年以來,周口市川匯區法院圍繞法院系統23項考核指標任務,因時、因地制宜地調整完善審執框架結構,使審判管理更加科學,辦案效率及效果明顯改觀。自覺把法院審判工作置于人大、政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保證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保證法院工作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
而從今年開始,我省6個中院、30個基層法院試行“新型合議庭制度”,這意味著在審判改革的路上,我省法院已先行一步。今年10月15日,最高法院下發《關于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試點方案》(下稱方案),確定全國7個中級法院和2個基層法院為試點單位,我省洛陽市中院名列其中。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兩份司法公開規范性文件,明確除規定的4種情形外,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應當上網公布;庭審活動應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做到“每庭必錄”。截至今年11月,河南省三級法院裁判文書已上網公布54.2萬余份。
最高法今日舉行推進司法公開規范性文件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在會上介紹,明年1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裁判文書生效后7日內,由以前規定的“可以”改為“應當”上網公布。
最高法今日舉行推進司法公開規范性文件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在會上介紹,明年1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裁判文書生效后7日內,由以前規定的“可以”改為“應當”上網公布。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年內將實現上網公開。周強指出,要加快“中國裁判文書網”建設,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年內要實現上網公開,地方各級法院也要進一步擴大裁判文書公開范圍。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開始實施。韓偉:你說的這種情況,應該在我們以往地方法院在公布裁判文書的時候,包括最高法院可能有些文書有些地方公開的時候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最高法此次公布的生效裁判文書,覆蓋刑事、民事、行政、賠償、執行等不同案件類型,以及二審、再審、申請再審等不同審判程序,對類似案件的處理具有指導意義?!蹲罡呷嗣穹ㄔ翰门形臅暇W公布暫行辦法》是最高法第一個專門規范自身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工作的制度性文件。
選擇性公開只能實現文書公開所帶來的普法宣傳功能,而難以承擔接受監督的職能。裁判文書是法院闡釋法律、接受監督、宣傳法制最直接、最主要窗口,也是程序公平和實體正義的集中連接點。選擇性公開只能實現文書公開所帶來的普法宣傳功能,而難以承擔接受監督的職能。
裁判文書作為司法公正的最終載體,實現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對于展示司法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
網友可邊看邊評,對網民評論法院有專人負責回復和辦理 □記者 韓景瑋 實習生 韓雪 本報訊 經過幾個月籌備調試,昨日,河南省法院裁判文書網、河南法院庭審直播網正式開通上線。
河北聶樹斌案、海南陳滿案均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這些冤錯案件的糾正,重塑了司法保護人權,維護公平正義的形象。而要想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首先就要改變過去院庭長批案不審案的情況。
程先生說,拿到鄭州市中院的判決書后,他仔仔細細地看了一下判決書,沒想到越看越生氣。
程先生說,拿到鄭州市中院的判決書后,他仔仔細細地看了一下判決書,沒想到越看越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