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6日10:15 來源:齊魯晚報
三胞胎中的兩兄弟與老朱相像,但少了個老三。
老朱展示醫院所開具的三胞胎出生證明文件。
老朱回憶“我媽說,等孩子長大點,我們可以去看他”
家住燕山新居小區的老朱今年41歲,是街坊四鄰眼中的老實人,說話慢吞吞,就愛認死理。老朱是二婚,與前妻有倆女兒,離婚后再婚,又生有三個兒子?!?013年2月份生的三胞胎,現在已經3歲半了?!?/p>
三喜臨門,本是人生快事,但隨之而來的經濟壓力也讓老朱犯了難?!爱敃r,一天就得花三四百塊錢。”老朱稱,為照顧母子,自己便不再外出打工,一家大小全都靠兩套房的房租(共4000元)過活,而這遠遠不夠。
此時,老朱的母親便建議老朱將三胞胎中的一個送出去寄養,“我媽說,雙方當親戚走著,等孩子長大點了,我們也可以去看他?!?/p>
迫于經濟壓力,再加上對母親言聽計從,老朱便同意了母親的建議?!安蛔銤M月,剛出生十幾天,我媽便過來將孩子抱走了。”老朱稱,關于送養孩子一事,自己自始至終沒有提錢的事,更沒有收取收養方的任何錢財,“我們又不是賣孩子,而且雙方承諾兩家以后會當親戚來往,我可以去看望兒子?!?/p>
送養兒子距今已有三年半的時間,老朱夫妻倆思子之情與日劇增。老朱稱,自2014年自己便時不時地向母親詢問兒子下落,但母親一直推托。其后,由于妻子生病,老朱因照看妻子而暫時放下了尋找兒子的念頭。到了2016年,妻子病好,老朱便再次向母親打聽孩子下落。
“我媽自始至終就沒提過送養地址。到了今年,她直接就不承認送養孩子這件事了,更否認當時所做 出的雙方家庭以后會當親戚來往的承諾?!崩现旆Q,母親的態度讓自己心生疑慮,擔心孩子不是被送養,而是被販賣了。
老朱推斷“如果當時她沒收錢,為什么現在矢口否認”
老朱稱,被送走的孩子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22日,齊魯晚報記者在老朱家中看到了三兄弟中的兩個。兄弟倆個頭、相貌極為相似,與老朱頗為神似。看著兩兄弟歡快地玩耍,老朱滿臉笑容,時不時地提醒他們“別打鬧、別磕著”?!袄洗蠼信d豪,老二叫興明,老三興君跟他們長得肯定也很像。”老朱稱,兄弟倆還小,自己從沒告訴他們還有一個弟弟。
眼看著老大、老二一天天長大,老朱夫妻倆越發想念被送走的老三,想知道他到底過得好不好?!拔覀儸F在就想把老三接回來,收養家庭不履行當初承諾,從來沒有當作親戚往來?!?/p>
老朱出示的妻子分娩病歷顯示:妻子于2013年2月6日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產下三胞胎。為證明妻子所生確為三胞胎,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醫務科在2016年7月21日為老朱開具了蓋有醫院紅色印章的證明文件—— —“2013年2月6日于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剖宮產娩三男嬰,體重2350g/1950g/1750g。以上均為真實信息?!?/p>
由于送孩子寄養一事全由老朱母親一手操辦,關于寄養家庭的地址、夫妻姓名等相關情況,老朱無法得知。“出于兒子對母親的信任,我才把孩子交到她手里,可她現在卻閉口不談此事,更不說孩子的住址?!?/p>
也正是出于這一點,老朱才推斷出母親將自己孩子賣了?!叭绻敃r她沒收錢的話,為什么現在矢口否認這件事?原先一直欺騙我,說到兩三歲的時候當親戚走,我一直等著,但又不承認了?!?/p>
如今,因為此事,老朱與母親的關系已經徹底斷絕。雖然同住一個小區,兩家也早已互不往來。記者聯系老朱母親時,小區住戶告知:老朱母親不在家,正在與女兒外出旅行。關于老朱家的糾紛,鄰居們都有所耳聞,卻都不愿多作評述?!翱赡軤砍兜揭恍┘覄帐掳??!币晃秽従诱f道。
律師態度老朱母親可能涉嫌刑事犯罪,警方介入調查
據悉,根據我國收養法相關規定,送養和收養需要滿足能力、資質等一系列條件,此后需要書面協議簽訂、收養程序辦理。收養法第十條規定,“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第十一條又有規定稱,“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愿。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被收養人的同意?!?/p>
北京大發律師事務所(濟南分部)律師李友震稱,老朱因暫時經濟困難養不起孩子,雖然可以構成送養孩子的條件,但老朱在送養孩子的過程中始終未出面,而是委托其母實施,“這違反了收養法生父母共同送養子女的送養規定,更沒有履行作為孩子生父的監護人的監護職責。”
而至于老朱母親的做法,李友震稱,一旦情況屬實,老朱母親則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叭绻现斓膿某烧?,老朱母親從收養人處得到了費用,則涉及到借收養名義拐賣兒童。”
由于情況復雜,李友震建議:老朱夫妻倆就此事向公安機關報案,“由于涉嫌刑事案件,目前只能由公安機關介入調查。不管怎樣,孩子始終是無辜的,公安機關應就此事展開調查。”
為盡快得知孩子下落,老朱慎重考慮后決定報警。22日,齊魯晚報記者與老朱前往歷下區龍洞派出所報警,目前警方已經受理該案件,相關詳情正在調查中。
老朱(化名)50多歲的年紀,山東人,菜販,在北京房山賣了近三十年的蔬菜。
冬日的清晨,循著明媚的曙光,記者驅車兩小時來到河北省大城縣留各莊鎮雀屋村朱占福的家,再次實地探訪這個“土發明家”7年追夢的歷程。朱占福說,“我特別喜歡和愛惜帶輪子的東西,自行車、摩托車騎回家,不管天有多冷,顧不上吃飯,首先要先把車子擦洗干凈。
去年年底,他準備用房產證辦二次抵押,發現房產證上登記的身份證號與現在使用的身份證號不一致,還不能走“身份證自行升級”的簡易管理渠道。” 昨天下午3點左右,河南商報《陪你去辦事兒》欄目記者陪同老朱來到這家銀行的紫荊山支行,在營業部三樓一間辦公室,見到上述李姓客戶經理。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推出春節特別節目《中國人的活法》,講述了普通人的故事。馬不停蹄的工作讓朱之文身心疲憊,城里的生活,老朱始終覺得不適應,只要有空閑,他就忍不住要回到村里。
朱之文坐在自己的新家中,看著電視上的自己。三年前,因為愛唱歌,被村里人在背地里叫做三大嘴的朱之文,穿了件軍大衣,出現在省城選秀的舞臺上。馬不停蹄的工作讓朱之文身心疲憊,城里的生活,老朱始終覺得不適應,只要有空閑,他就忍不住要回到村里。
江西高安市華林墾殖場建華分場坐落在偏遠山區里。在破舊的老宿舍里,上世紀80年代居住著幾十戶人家超過
六安老人朱德奎愛樹,尤其對古樹名木有份發自內心的感情,讓很多人稱他為“樹癡”。朱德奎翻山逐棵尋訪調查,結果將更為全面詳實,是官方志書的有益補充,這是對保護古樹名木實實在在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