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發布最新健康規劃:人均期望壽命超83.4歲)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公布《“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根據規劃,到2030年,北京的人均期望壽命將超83.4歲,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達到5人,基層診療人次占全市總診療人次比例不低于65%。
9月18日上午,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獲悉,規劃綱要中明確,到2030年,北京將基本建立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的現代化衛生與健康治理體系。人均期望壽命、嬰幼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標繼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健康中國首善之區基本建成。
市民體質達標率將超97%
北京將開展達標測驗和體質測定,到2030年,市民體質達標率超過97%,市民體質明顯改善。此外,制定中小學生體育課監測與評價地方標準。實行工間健身制度,鼓勵和支持新建工作場所建設適當的健身活動場地。到2030年,青少年學生每周參與體育活動達到中等強度3次以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25%以上。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控制在58%以內,肥胖檢出率控制在19%以內。
基層診療人次至少占65%
根據規劃,北京將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完善醫保、價格、財政和人事薪酬等政策,引導三級公立醫院逐步減少普通門診,重點發展危急重癥、疑難病癥診療;到2030年,基層診療人次占全市總診療人次比例不低于65%,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到60%,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達到5人。
在重大疾病防空方面,到2030年,慢性病危險因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社區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規范化診療管理率達到85%,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低于9.9%。
2020年 全年好天占比達56%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發現,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規劃提出,全面推進交通運輸、能源生產和消費、工業和工藝過程、城市建設和管理、農業及生活服務業等領域綜合治理,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細顆粒物(PM2.5)、揮發性有機物、氨(NH3)等5項大氣污染物協同減排。到2020年,大氣中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本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56%。到2030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打造一刻鐘醫療服務圈
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5.8人。規劃提出,北京將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打造一刻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院前急救體系,與110、119、122等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建立聯動機制。建立京津冀三地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醫療服務工作機制,帶動醫療服務區域發展和整體水平提升。
京津冀將建綠色轉診通道
根據規劃,今后,京津冀三地將積極推進醫療服務與保障體系銜接。健全京津冀三地轉診制度,統一就診預約渠道,建立綠色轉診通道。推進執業醫師多點執業和醫療人才流動,實現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和資質互認。建立健全區域內檢查結果互認制度,建立區域互聯互通的醫療衛生信息平臺,探索建立區域醫學影像和檢查檢驗中心。完善醫療保險轉移接續信息系統,優化辦理流程,促進醫療服務資源共享。
到2030年具體實現以下目標:
——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居民身體素質進一步增強,人均期望壽命超過83.4歲,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達到3.0‰以內、4.0‰以內和8/10萬以內,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縮小。
——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健康知識廣泛傳播,健康行動深入開展,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得到塑造,體醫結合的健康服務模式基本形成。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45%。
——健康服務更加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本市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5.8人。
——健康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進一步健全,醫保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更加順暢。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例低于18%。
——健康環境更加優美宜居。森林綠地面積進一步擴大,國家衛生城鎮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更加優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持續提高。
——健康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社會辦醫格局逐步形成,商業健康保險規范發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健康企業,健康產業與相關產業實現融合發展。本市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1.6萬億元。
2月23日,青島新聞網記者從青島市統計局獲悉,市十一次黨代會以來,青島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中之重,大力推動社會事業發展,更加重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市高校在校生達34.1萬人,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80.92歲,423.7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宜居幸福城市建設穩步推進。
孫磊說,對已經按規定備案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的醫療機構,重點檢查是否按照備案項目范圍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是否擅自將開展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直接進入臨床應用。對未經備案的醫療機構,以投訴舉報和醫療廣告為線索,嚴肅查處擅自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和臨床應用的行為。
據了解,這次督查針對不同類型醫療機構,突出重點進行抽查,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嚴肅查處。
據悉,分級診療已經被確立為本輪醫改的重中之重,其主要特點有四個:一是基層首診,二是雙向轉診,三是上下聯動,四是急慢分診。據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處張天曄介紹,近年來,各地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區域醫療聯合體,推動醫療資源流動與整合,完善醫療保障政策的多重組合,已經形成了形式多樣的分級診療格局。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13日在福建三明市舉行的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座談會上表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李斌表示,醫聯體下接基層上聯大醫院,既有綜合醫院又有專科醫院,醫療資源流動順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具有很大優勢。
‘先診療、后結算’付費模式實施后,患者住院看病不用再繳押金,這樣的惠農政策我們老百姓打心底里稱贊。史書范與該院簽下一份《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書》后,就直接住進了醫院209病房。
非法鑒定胎兒性別、零售藥店違規銷售終止妊娠藥品、醫托行騙等行為也將受到嚴厲查處。據了解,自治區衛生廳、人口計生委、公安廳、食品藥品監管局,廣西軍區后勤部、武警廣西總隊后勤部等六部門,將根據職責和分工,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記者孟慶利報道:記者16日從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獲悉,符合《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2版)》的藥品和診療項目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患者出院時只需支付其醫藥費用的自付部分。
王杉:醫藥分開,是取消了藥品加成,平移為醫事服務費。醫藥分開改革除了取消藥品加成,還應有合理的診療模式和診療規范,才能避免過度醫療。●談醫藥分開 醫藥分開改革除了取消藥品加成,還應有合理的診療模式和診療規范,才能避免過度醫療。
民政部要求,低收入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
近日,隨著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出爐,2016年河南醫改的幾件大事兒算是敲定了。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所謂“臨床路徑”,就是對一些常見病采取“一口價”管理,讓患者就醫避免過度治療。
近日,隨著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出爐,2016年河南醫改的幾件大事兒算是敲定了。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所謂“臨床路徑”,就是對一些常見病采取“一口價”管理,讓患者就醫避免過度治療。
近年來,隨著鄭州陽光男科醫院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升,“鄭州陽光男科醫院”這幾個字逐漸成為了男科診療的“標桿”。做精男科!人們都清楚地看到了鄭州陽光男科醫院高起點打造優質醫療品牌的決心和信心。"看男科到鄭州陽光男科醫院"更是成為患者所熟知口號。
在省人民醫院西區門診部,一位陪家屬來看病的男士說,來這兒辦卡,只聽說辦醫院的診療卡,沒人說還可以用什么健康卡。省衛生廳信息中心主任王永峰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已發放了60萬張居民健康卡,預計本月底將達到100萬張,已采集居民健康信息1200多萬份,其中鄭州已采集100多萬份。
患者家屬田先生在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新農合結算處報銷醫療費。截至6月底,全省二、三級綜合醫院總體藥占比為37.23%,其中三級綜合醫院為37.71%,二級綜合醫院為36.67%,同比分別降低了1.72%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