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大型政論專題片《讓改革落地生根》第八集《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

                2017年09月17日21:30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5034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

                  歷經30多年的蓬勃發展,河南也和全國一樣,面臨著生態環境的壓力,生態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

                  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盼溫飽”到“盼環保”,人民群眾對干凈水質、清新空氣、不受污染的土地、綠色食品等的需求真實而迫切。

                  習近平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走綠色發展之路。河南把生態文明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全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河南。一幅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圖景,正在中原大地鋪展。

                  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

                  嚴重的大氣污染,一度是河南人心頭的痛。前些年在豫北流傳著一個段子:“出門捂著臉,吃飯蓋著碗,一年吃個預制板”。夸張和戲謔中,表達了對環境的不滿,對藍天的的渴望。

                  面對群眾的呼聲,面對屢治不愈的污染,對照中央的要求,河南變壓力為動力,2016年將治理大氣污染列為攻堅之戰。

                  這年7月4日,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會議,在鄭州召開。

                  省委書記 謝伏瞻

                  廣大群眾對空氣污染反應強烈,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啊,我們無法向中央交代,無法向全省人民交代, 河南的發展也勢必受到影響。

                  會上,各地政府、省直廳局,向省長遞交了《防治目標責任書》;會后,新聞媒體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迅速傳遍河南大地。讓中原再現碧水藍天,成為全省上下的共同意志。

                  河南新聞聯播主持人 吳震宇

                  治污如治病,成敗在精準。

                  河南新聞聯播主持人 張歌

                  治污,不是額外任務,而是應盡之職,且責無旁貸。

                  思想上的霧霾不除,空氣中的霧霾就不能根除。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省委省政府加強頂層設計、織密制度網。建立督察與督導結合、督政與查企結合的環境監管新模式,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這些探索創新,讓中央精神落了地、生了根,為各地發展積了勢、蓄了力。

                  去年4月,商丘市因大氣質量嚴重惡化被公開約談。全市上下立即行動,把完善污染防治機制作為重要舉措,建立了定期考評獎懲機制、攻堅戰督導追責機制,對防治不力的縣(區)和責任人,分別扣除財政款項、追究責任。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心里都繃緊了“環保”這根弦。今年以來,揚塵監測系統陸續在各個建筑工地安裝到位,對施工現場無死角、全覆蓋。

                  中建七局商丘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部項目經理 孫興征

                  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非常強,未施工先抓環保,像我們在施工之前,我們現場的監測系統,還有我們的噴淋系統全部安裝到位,環保搞不好,環保部門天天查,項目肯定做不長,也肯定做不好。

                  揚塵監測系統全覆蓋,是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果之一。省委省政府頒發的《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河南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等文件,把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作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失職追責,讓廣大領導干部耳邊警鐘長鳴。2016年以來,全省共查處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違規違紀責任人員2100多人,罰款5億4千多萬元。

                  開封市鼓樓區副區長 范海華

                  現在包括我的手機上,環境監測軟件的APP,我們省里面的、市里面的我都有兩套,每天都要去看,甚至說每個小時都要去打開看一次。

                  “早起先看空氣”,成了越來越多領導干部的習慣,而保護生態環境,更是成為了全省人民的實際行動,由此帶動了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河南省空氣質量實現了PM10、PM2.5平均濃度雙下降,“藍天白云”明顯多于往年。

                  攝影愛好者 馬會萍

                  我們作為攝影愛好者,希望天總是藍藍的,最近一段兒,特別是今年以來,天氣經常是藍天白云,我們非常高興,希望這樣的天氣能夠保持下去。

                 

                  鄭州市民

                  希望政府再加大力度,手腕不要軟,這樣一直堅持下去。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態之要。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解決好水安全問題。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部分河流水質較差,城市水體黑臭普遍存在。水環境的好壞,關乎百姓的日常生活,也關乎城市發展前景。

                  今年1月份,河南打響了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頒布1+2+9系列治理方案,形成了時間目標明確、任務措施具體的路線圖。以水環境質量考核為抓手,突出重點流域、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著力抓好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工作。按照“水質主導、精準治污、部門協作、綜合治理”的原則,建立流域上下游聯防聯控和水環境風險管理機制。

                  責任不明,是水污染治理中的頑疾。在國家推行的四級河長制基礎上,我省增設了村級河長。要求今年之內,五級河長全部上崗到位。

                  西峽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涵養區。作為最基層的河長,五里橋鎮楊崗村的劉景朝,每天要對灌河進行巡查。

                  西峽縣五里橋鎮楊崗村支書 灌河村級河長 劉景朝

                  我們這里垃圾一點都不能有,就這樣才能保證南水北調水源的清潔。

                  用硬措施應對硬挑戰,用真作為帶來真改變。五年來,全省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水質達標率由80.9%提升到83.7%。今年上半年,18個省轄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為99.6%;南水北調出境水質持續保持Ⅱ類標準,符合調水水質要求。

                  中央黨校教授 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總編輯 楊英杰

                  有人認為你保護了就是阻礙了發展,你要發展好肯定要破壞環境。這一點其實是錯誤的,總書記講的非常清楚,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就是發展生產力。咱們河南省這幾年無論是大氣治理也好,水治理也好,做出這個成績,得到了人民的肯定,得到了老百姓的首肯,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水好了,空氣好了,人民的幸福指數提升了,你說你發展的目的在什么地方呢?不就在這個地方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緊跟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河南出臺了《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關于建設美麗河南的意見》、《2017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原大地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邁入了整體推進新階段。

                  河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調研員 李國敏

                  這些意見和方案是中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在河南的具體體現,和中央改革是一脈相承的,是河南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在改革中,我們也結合河南存在的重點問題,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新方案,是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叮嚀,深入人心;“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指示,已經化為人們的實際行動。針對能源結構不合理、工業污染重的情況,我省強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鍋爐拆改、工業提標治理,督導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新鄉春江水泥在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2016年以來投資近2億元進行環保項目升級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一下減到只有國家標準的一半。

                  新鄉春江集團總裁助理 任玉梅

                  環境治理不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企業的事情,不僅關乎著當今,更關乎著未來和下一代。

                  在污染防治中,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是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去年四月起,河南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開始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郝吉明

                  這個經濟的杠桿是能夠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另外排污權交易這些措施,也能夠使整個社會控制成本降低。河南的這種探索應該說是有益的,在不少的地區也證明是非常有效的。

                  在生態保護這項事業中,誰都不能坐享其成,誰也不能逃避責任。今年五月,河南在全國率先啟動按月生態補償,實施“誰污染誰賠償,誰治理誰受益”。截至八月底,全省大氣環境質量生態補償已扣收7344.8萬元、獎補6521萬元;水環境生態補償已扣收3491萬元,獎補2711萬元。

                  駐馬店市環保局總工程師 劉群

                  連續三個月,駐馬店均獲得了生態獎補,這對我們來講,既是鼓勵,又是鞭策,這就要求我們下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環境污染治理,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藍天碧水。

                  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宜居環境,是人民的期盼,是中央的要求。去年以來,河南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打好“四張牌”中關于新型城鎮化的指示精神,全面展開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要求全省106個縣級城市科學規劃,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著力提高縣級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永城市對采煤沉陷區進行多年治理后,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中又對人文景觀和藝術景觀進行了新一輪改造提升,如今這里湖光山色、風景如畫,成為省級濕地公園建設試點。

                  外地游客

                  看見這么美的風景,就忍不住拍了好多照片,發到朋友圈里,就有好多朋友都說也要來看看。

                  河南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廳長 裴志揚

                  百城建設對于我們城市轉型發展將會起到引領的作用,對于我們的民生改善將會發揮它的保障作用,對城市的文明創建,它會起到一個基礎性的作用。

                  美麗中國,人人有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把建設美麗中國化為人民自覺行動。近三年來,河南堅定不移地治理生態環境,最大范圍凝聚生態保護共識。正確的觀念一旦被群眾接受,煥發出的創造力往往超乎想象。位于大別山腳下的信陽郝堂村,以前垃圾遍地。近年來,村里以恢復村莊的凝聚力為核心重啟村莊建設,村莊統一規劃,改水改廁,垃圾干濕分離,昔日凋敝的空心村如今已躋身全國第一批美麗鄉村。而在距郝堂村50公里的明港鎮新集村,經過村民們的巧手改造,廢棄的輪胎成了花盆、舊瓶子壘成了菜地、花園。當地還建設了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凈化生活污水。整潔的村莊引來游客如織,油菜花開時,每天達到一萬多人。

                 

                  信陽市明港鎮新集村村委會主任 丁發忠

                  以前我們村環境非常差,到處是垃圾,現在我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環境衛生整治,我們村里環境好了、美了、來的人也多了,在家門口也能掙錢了,把環境整治好,已經形成了一種自覺,因為大家腦子中有了一種觀念,有了綠水青山、就有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上的進展,最根本的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

                  生態文明建設,既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是社會管理方式的變革。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只有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奮力打贏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久久為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守住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為中華民族贏得永續發展的光明未來!

                  今晚河南衛視20:55,新聞頻道22:00,明晚河南衛視22:47,新聞頻道20:00,22:00,對大型政論專題片《讓改革落地生根》第八集《讓中原天更藍水更清》進行重播,歡迎到時收看。

                文章關鍵詞:讓改革落地生根;大型政論專題片;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