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30日07:13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2016年12月,《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出爐,許昌被正式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發展規劃。2017年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鄭州與周邊毗鄰城市融合發展,許昌是其中一員。
在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鄭許一體化”首次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
“鄭許一體化”將賦予許昌怎樣的歷史機遇?許昌將怎樣描繪一體化發展藍圖?
帶著這些問題,河南商報記者獨家專訪了省人大代表,許昌市委副書記、市長胡五岳。
【圓夢】
鄭許一體化
“黑馬”圓夢“水到渠成”
河南商報記者:從中原城市群中的一員,到鄭許一體化發展,許昌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胡五岳:從最早提出的中原城市群概念,到后來的鄭州大都市區,許昌都位列其中。
十幾年前,鄭汴一體化剛剛起步時,許昌就提出了鄭許一體化。那時的一體化概念相對狹窄,僅僅是電信、公交、旅游、金融的同城。
真正意義上把鄭許融合發展提上日程,是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開始,這給許昌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和契機。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對外開放的平臺、窗口,形成了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在它的輻射帶動下,許昌這幾年快速發展。
“十二五”期間,許昌GDP年均增長11.2%,增速全省第一;2016年、2017年,全市GDP增速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產業、生態、交通、宜居、創新、開放等優勢更加凸顯,推進鄭許一體化的條件更加成熟。在這個過程中,許昌再去提鄭許一體化,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這也順應了城市發展規律,順應了鄭許兩地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發展】
1+1>2
鄭許錯位發展
河南商報記者:“鄭許一體化”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有著怎樣的意義?
胡五岳:一是對全省的示范帶動。
一體化發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更不是一加一等于一,而是一加一大于二,就是在一個鏈條上,各自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實現錯位發展、協同發展。這樣的一體化發展,將對全省其他地市發展產生示范帶動效應。
二是對鄭州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撐。
按照“1+4”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1是鄭州,4是開封、許昌、焦作、新鄉,不僅要“1拖4”,還要“4托1”。許昌產業基礎扎實,交通區位優越,生態環境優良,發展活力強勁,能夠對鄭州發展起到有力支撐,發揮“托舉”效應。
三是對許昌的重大機遇和顛覆性提質。
這幾天,不少許昌市民在網上熱議這個話題,可以說是非常振奮、奔走相告。接下來,許昌要站在全省發展的全局高度,謀劃更高質量發展。
【規劃】
一體化發展之路
許昌已有規劃
河南商報記者:接下來,許昌怎樣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鄭許一體化發展?
胡五岳:鄭許一體化已經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去年,我們就委托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編制了《鄭許一體化發展戰略規劃》,并已經上報省政府。下一步,我們將盡快完善規劃,促成省政府盡快批復。
同時,我們還將加強和鄭州的對接。必須緊密按照“三區一群”等省委、省政府的統籌安排部署,加強對接,相向而行,協同發展。
鄭許如何加強對接
【產業對接】
關鍵詞:合力
亮點:鄭州+許昌占全省戰略性
新興產業“半壁江山”
胡五岳:首先是產業的對接。沒有產業,就是一座空城。
現在,許昌工業規模總量全省第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比重達15%以上,加上鄭州所占的35%以上,鄭州和許昌就占了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半壁江山。
同時,許昌在配套能力、制造能力和創新能力上也具有優勢,我們將與鄭州一起,發揮優勢,形成合力,支撐和推動相關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交通對接】
關鍵詞:市域鐵路
亮點:“公交化”
將實現“刷臉”乘車
胡五岳:鄭許既有高速公路連通,又有京廣高鐵相連,許昌到航空港區的快速通道也已經通車,鄭萬、鄭合高鐵正在加快建設。
許昌中心城區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心僅50公里,鄭州機場也是許昌的機場,未來許昌將有3個高鐵站、5個高鐵,立體化交通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特別是去年12月6日,鄭州機場至許昌市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這是中原地區的第一條市域鐵路,也是全國第一條跨區域接入機場換乘中心的鐵路,預計2019年年底建成試運行,2020年上半年正式通車。從機場GTC換乘中心到許昌,全長59公里。其中,鄭州境內是地鐵,許昌境內33公里是地上輕軌。
這條市域鐵路短編組、高頻發、公交化。在許昌境內平均3公里一個站。2個或4個車廂一個編組,3~5分鐘一趟車,像公交車一樣隨到隨走。
項目建成后,將解決“面對面”的交通問題,有力促進鄭許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共享,帶動沿線產業的加快布局和集聚發展。試想,許昌境內有11個車站,每個車站旁邊三公里范圍是一個組團,這11個輕軌組團將帶動沿線實現協同發展、快速發展。
這條線路設計的信息化程度很高。建成投用時,能夠實現“刷臉”上車,不需要再購買車票,臉刷一下,就直接從信用卡里扣錢。
【功能對接】
關鍵詞:宜居
亮點:8.9%的許昌房子
被鄭州人買了
胡五岳:許昌有著宜居優勢。今年許昌人口剛剛過100萬,進入大城市行列,但它大而不笨,沒有堵車等城市病,在許昌任何兩個區之間上下班,半個小時就能到達。
許昌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十幾項城市榮譽。特別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許昌是中原地區唯一的。
在鄭州和許昌兩地,民間的一體化已經形成。
2017年上半年,經住建和統計部門計算,許昌的商品房銷售中,8.9%被鄭州市居民購買,大公司開發的樓盤這個比例更高,部分新樓盤甚至超過四成。
功能對接方面,鄭州具有教育、科技、金融等得天獨厚的優勢,許昌具有生態、宜居、養生等優勢,能夠實現互補發展。(記者 高云 陳詩昂 宋曉珊 王喬琪 實習生 焦嫣然)
人物名片
胡五岳
許昌市委副書記、市長
精彩語錄
一體化發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更不是一加一等于一,而是一加一大于二,就是在一個鏈條上,各自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實現錯位發展、協同發展。
陳潤兒省長在許昌調研時明確指出,要以許昌鄢陵縣為中心,加上建安區、長葛市和開封尉氏縣,建設生態文化區。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陳潤兒省長要求,在整個區域內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包括“生態+”醫療、“生態+”養生、“生態+”教育、“生態+”旅游等產業。
2017年上半年,經住建和統計部門計算,許昌的商品房銷售中,8.9%被鄭州市居民購買。
去年12月6日,鄭州機場至許昌市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這是中原地區的第一條市域鐵路,也是全國第一條跨區域接入機場換乘中心的鐵路,預計2019年年底建成試運行,2020年上半年正式通車。
2017年,許昌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僅與德國合作,就落地了10個項目,并簽約項目25個、達成意向29個,工信部給予高度肯定。
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中德(許昌)中小企業示范區已經通過評審、即將獲批,B型保稅物流中心申建獲省政府批復。
中歐班列(鄭州)還發展運貿一體化,以貿易促進物流發展。鄭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核心區的運營主體河南保稅集團總裁徐平介紹,目前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備案的企業達1100多家,進口貨源地覆蓋63個國家,出口地覆蓋185個國家。
中歐班列(鄭州)每周八去八回,是國內唯一實現滿載去回的班列……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以鄭州為亞太物流中心、以盧森堡為歐美物流中心,覆蓋全球貨運航空網絡的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正成為中原腹地走向開放前沿的先鋒。
12月26日,記者從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獲悉,今年以來,鄭州E貿易交易額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創造了河南跨境電商業務發展的新紀錄,“網上絲綢之路”閃耀著“河南數據”。
這是河南保稅物流中心依托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創新跨境電商增長模式的一個縮影。“實踐證明,跨境電商發展對多式聯運服務體系的依賴度高,涉及的管理部門多、‘成本與時效’業務痛點集中。
10月12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員工揮舞著國旗,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除小紅書外,聚美優品、唯品會、網易考拉、京東等全球知名電商也云集于此。”連日來,韓愛娟一直沉浸在興奮中,“9月28日,在瑞士日內瓦,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受邀參加WTO公共論壇發表主題報告,鄭州模式引起強烈反響,有望為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鄭州片區新入區企業9425家,注冊資本1136億元,分別占河南自貿試驗區的78%和72%記者了解到,鄭州片區不斷加快推進云政務平臺建設,目前,網絡系統已部署到位,100個審批事項已開始網上受理,初步實現了“一網通辦”。
鄭州片區新入區企業9425家,注冊資本1136億元,分別占河南自貿試驗區的78%和72%記者了解到,鄭州片區不斷加快推進云政務平臺建設,目前,網絡系統已部署到位,100個審批事項已開始網上受理,初步實現了“一網通辦”。
9月12日上午,來自澳洲的8108件商品飛抵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這些商品首次成功實現全流程追溯,成為河南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第一例。田艷萍說,河南在跨境電商方面實現全程可追溯,目前在全國13個試點城市中位居前列。
9月12日上午,來自澳洲的8108件商品飛抵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這些商品首次成功實現全流程追溯,成為河南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第一例。田艷萍說,河南在跨境電商方面實現全程可追溯,目前在全國13個試點城市中位居前列。
6月12日~14日,2017“CRI(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外記者看河南”大型采訪活動走進鄭州經開區。“如果鄭州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再大一些,貿易合作商品更多一些,那么鄭州跨境貿易不僅是連通了全世界,更造福了全球人民。
4月5日上午,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河南自貿試驗區”)在鄭州舉行新聞發布會,鄭州市政府副市長黃卿,開封市政府副市長,開封片區管委會主任張松文,洛陽市政府副市長侯占國分別就各自片區對河南自貿試驗區的支持政策和創新舉措等情況進行政策解讀。
不沿邊、不靠海、地處中原腹地的鄭州,近年來,始終把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把開放創新作為發展的主導戰略,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進一步加大宣傳、推介工作力度,積極引導、鼓勵返鄉大學生和農民工創業人員“回流”創業,表彰獎勵先進典型。
1月9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傳出喜訊:2016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單量達到8290.3萬單,交易額6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5%,在全國試點城市和跨境綜試區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 “商丘有電商發展的基礎,有產業的基礎,需要的正是類似集聚創客匯這樣的平臺,來加速推進商丘跨境電商產業、雙創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據了解,本屆華商節,由政協河南省委員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商丘市人民政府、中國僑商聯合會、河南省工商業聯合會、河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承辦。
5月10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發布消息,該中心承接的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業務單量已突破7000萬單,綜合指標占據全國綜試區試點城市首位。河南保稅物流中心以打造全球網購物品集散分撥中心為目標,向著“買全球賣全球”全面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