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衛一家合影
春節將至,當很多人歸心似箭忙著回家過年時,27歲的焦作市解放軍第91中心醫院年輕醫生白建衛,為愛“逆行”,1月19日就離開家到鄭州,為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做準備,昨日,他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成功捐獻239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幫助一位在北京治療的18歲血液病女孩兒重燃生命希望,成為我省第599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寶寶你看,爸爸在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昨天上午,當白建衛躺在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的床上捐獻“生命種子”時,他的愛人王倩倩抱著8個多月大的寶寶陪伴在床邊,不時給懷里的寶寶講爸爸做的善事兒。隨后,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王建民、巡視員何傳軍專程到醫院看望慰問,送來鮮花和榮譽證書。
在妻子和周圍人眼中,白建衛是一位正能量滿滿的“熱心腸”,非常熱心公益,從2006年上大學開始,他多次參加無償獻血,已累計獻血達2400ml。2012年3月15日,通過所在單位與當地紅十字會組織的“千人捐獻造血干細胞活動”,白建衛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希望有朝一日能捐獻“生命種子”救人。去年12月12日,得知自己與一位患者初配成功,白建衛爽快答應捐獻。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和醫院申請,按照捐獻加急程序,他同時進行高分辨配型和體檢,經過一系列檢測,結果顯示,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能挽救一個生命,我覺得很幸運,也很欣慰。”白建衛說,自己是黨員也是軍醫,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義不容辭。昨天傍晚,得知自己捐獻的“生命種子”當晚就能輸入患者體內后,他祝愿患者早日康復,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傳遞正能量。(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李振波 文/圖)
在兩個月的瘦身攻堅戰中,他每天鍛煉兩個小時,并配合節食,倆月終于瘦了10斤,體檢合格后,如愿捐出“生命種子”救人。
在兩個月的瘦身攻堅戰中,他每天鍛煉兩個小時,并配合節食,倆月終于瘦了10斤,體檢合格后,如愿捐出“生命種子”救人。
霜降來臨,鄭州氣溫驟降,10月24日上午,河南省人民醫院21樓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暖意洋洋,鮮花、笑臉,陪伴鄭州滎陽市第六小學教師張可軍進行大愛之舉:為重慶一名患白血病的5歲小女孩捐獻“生命種子”。
昨日,市民侯剛、龐松財在省腫瘤醫院分別為素不相識的患者捐獻195毫升、204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患者帶去生命希望。兩名志愿者同日捐獻造血干細胞,這在我市還是首次,侯剛、龐松財成為我市今年第七位、第八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血脈相連,手足情深,當哥哥患上白血病急需換骨髓時,妹妹義不容辭地將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出來。
一場肺炎,奪走了1歲小寶的生命。離世后,小寶父母忍著喪子的劇痛,做出了一個偉大決定:捐出孩子的肝和腎。
感動人心的故事迅速傳播、發酵。
“不知道是否匯款成功,我又多匯了一筆,請查收”“本人木有網銀,正委托家妻馬上去銀行轉賬,她也非常支持”……立春之日(2月4日),廣東省東莞市全城涌動著濃濃暖意。”周作堅表示,收到善款感動之余,更希望有醫學方面的專家能夠幫助醫治小志的病情……
“不知道是否匯款成功,我又多匯了一筆,請查收”“本人木有網銀,正委托家妻馬上去銀行轉賬,她也非常支持”……立春之日(2月4日),廣東省東莞市全城涌動著濃濃暖意。”周作堅表示,收到善款感動之余,更希望有醫學方面的專家能夠幫助醫治小志的病情……
與振宇相熟的交口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張中平對記者說,在了解了器官捐獻的性質之后,振宇拋開了這些想法,仍然決定捐獻。簽志愿書那天,雙手已經使不上勁的孔振宇在父母的幫助下,歪歪斜斜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接著開心地笑了。
11月13日,在信陽市新縣紅十字會辦公室,新縣縣長呂旅等212人成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血樣。
”昨日下午,鄭州市出租車司機趙利勇說,他已經回復鄭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愿意為北京白血病患者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2013年5月3日,趙利勇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那端的人告訴趙利勇說:“我是鄭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你的造血干細胞跟北京一名記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
有些事,我只要能做到,我就會去做,說不上是奉獻。
”昨日下午,鄭州市出租車司機趙利勇說,他已經回復鄭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愿意為北京白血病患者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2013年5月3日,趙利勇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那端的人告訴趙利勇說:“我是鄭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你的造血干細胞跟北京一名記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
3月15日,筆者從潢川縣婦聯會了解到,捐獻兒子器官救仨人的潢川縣踅孜鎮淮南村村民張樹國家庭候選河南省“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