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翔宇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不斷增多,有的車主為了節省一定費用,“網約”拼車出行相繼出現。拼車是否合法,也受到不少人關注。
近日,在鄭州工作的王勇(化名)因一則拼車信息,引來了一連串的麻煩事。為此,王勇的車不但被扣,還要交納一定數額罰款。
【事件】
拼車拼出麻煩
3月20日,王勇從永城老家返回鄭州。出發前,他在一個QQ群中發布拼車信息,稱是否有人一同拼車返鄭,不久便有兩名女士回應,想拼車。
通過電話聯系,王勇于20日下午到約定地點接上兩名女士,兩人剛落座,王勇就被3輛車攔住了去路。
王勇說,對于不明車輛攔路他很吃驚,而過了1分鐘左右,幾名自稱運管人員趕到現場,并稱王勇涉嫌非法營運。
“運管人員稱,拼車拉人就是為了省油費、掙個過路費,你是雷鋒嗎?你不是。”王勇說,隨后,幾名運管人員將其車扣留。
王勇對此表示疑惑,具體拼車信息并未在QQ群中提及,運管人員如何知道拼車的時間和地點?
“那兩名女士應該是托兒,他們這樣做是否屬于‘釣魚執法’?”王勇說。
事后,王勇通過多方打聽,聽說因拼車被扣車輛的不止他一人。
“有人交了1萬元罰款才將車取出,交錢后還要簽一個協議并按手印,并承諾對處罰無異議。”王勇說。
【回應】
私家車涉嫌營運要遭處罰
昨天下午,河南商報記者聯系了永城市交通運輸局一名劉姓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交運部門是行政執法單位,不會知法犯法。
記者詢問是否存在“釣魚執法”,該負責人稱,自己并非執法人員,對于運管人員如何知道拼車一事,他說肯定是乘客舉報的。
“運管人員沒加入他的群,也不會這么準確獲取時間地點信息。如果懷疑我們人員參與了,可以調查取證,向有關部門反映。”該負責人稱。
“私家車只要定性涉嫌非法營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要處以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他告訴記者,對于交罰款簽協議,他并不知道此事。
網上拼車是否合法?該負責人說,“只是針對神舟租車已經許可,到我們這一級沒有接到其他有關文件精神。”
昨天下午7點,王勇告訴記者,為了不耽誤公事,向運管部門交納了5000元罰款。
【聲音】
網上拼車是大勢所趨
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認為,市民出行可以拼車,但不建議收費。收取費用會涉及非法營運問題,面臨行政處罰以外,一旦拼車出現人身事故或財產損壞,還會產生法律糾紛,責任如何劃定很難說清。
但他認為,將來網上拼車服務肯定是大勢所趨,但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方面是法律法規要逐漸地出臺,再有就是怎么保障乘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問題。
對于網上拼車有些問題是很難掌控的,比如司機技術、是否是套牌車等,這些問題只有通過法規進行完善和加以約束解決。(記者 彭大龍)
昨天凌晨1點半左右,梁女士在首都機場搭乘一輛金建公司的出租車,因拒絕拼車被放置到機場高速入口。梁女士稱,司機多次表示必須回機場拼車接人,梁女士拒絕拼車,“如果他堅持要拼車的話,可以把我放回航站樓”。
13歲的印度少年阿卡夏特·米塔爾(Akshat Mittal)創建了一家網站“Oddeven.com”,網站主要是用于為私人匹配可能的交通工具共享,近日,他將此網站賣給了一家主營拼車業務的應用Orahi.com。
因為拒絕拼車,市民張先生兩次被追上來的出租車司機惡語辱罵,氣憤的張先生昨日將事發時用手機拍到的視頻傳到微博上,引起網友熱議。事發后,張先生撥打了西安出租車投訴熱線96716投訴,接線員告訴他,15天之內會向他反饋處理結果。
3月22日,商報A07版報道的“網上拼車 拼出5000元罰款”一事引發熱議。李強說,3月20日下午,他在永城辦完公事,返鄭前為了打發路途無聊,他加入了永城一個拼車群,并詢問是否有人回鄭州。
3月22日,商報A07版報道的“網上拼車 拼出5000元罰款”一事引發熱議。李強說,3月20日下午,他在永城辦完公事,返鄭前為了打發路途無聊,他加入了永城一個拼車群,并詢問是否有人回鄭州。
3月22日,商報A07版報道的“網上拼車 拼出5000元罰款”一事引發熱議。
3月22日,商報A07版報道的“網上拼車 拼出5000元罰款”一事引發熱議。李強說,3月20日下午,他在永城辦完公事,返鄭前為了打發路途無聊,他加入了永城一個拼車群,并詢問是否有人回鄭州。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上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劉小明、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就“深化出租汽車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正視拼車行為承載著公眾需求,其有序發展的關鍵在于納入法治框架,從完善法律規范、優化政策配套上作出有益探索。
丈夫心疼妻子找人拼車上班 妻子卻和車主私奔了
愛拼車近日剛剛宣布由于資金供給不足而停止服務,而滴滴快的又斬獲新浪微博1.42億美元投資,資本的作用在這個爆發增長的領域得以彰顯。楊洋認為,出行行業目前已經在資本的控制之下,在巨頭燒錢競爭的時候,資本也不會去看體量較小的創業團隊。
今天,騰訊科技從滴滴內部獲得兩張滴滴打車產品界面的截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滴滴打車將要上線拼車功能,該功能將融合在原有的滴滴打車APP中。接近滴滴的內部人士對騰訊科技透露,滴滴的拼車業務還在籌劃之中,不過產品最后的命名還沒有確定。
按車主發布的信息,記者短信聯系車主,1個小時后,如約坐上了目的地“開封金明廣場”的車,下午4點40分出發,路上又有2人上車,6點10分順利抵達。
10月20日,美國打車軟件Uber宣布在武漢推出“人民優步”——一項非營利的試點拼車服務,同步推出的還有深圳、廣州、上海、成都、杭州等5個城市。除了高級轎車的租賃服務,此次Uber將在這幾個城市試水“搭順風車”的拼車服務,私家車主經過培訓即可上崗,市民通過拼車軟件即可叫車。上半年,國內拼車軟件之間的“惡戰”剛剛平息,那么,新入局的“舶來品”拼車軟件又能走多遠?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拼車還有一些法律困惑。
移動互聯網的介入,給傳統的打車、租車行業賦予了新的生命——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易到用車、AA租車等等這些互聯網用車軟件,已經包圍了在快節奏城市里上班的年輕人,勢不可擋地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而天天用車由于限定了一對一的搭乘關系,且分攤的費用相對較高,按照規則,私家車主必須把乘車人送達最終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