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從5日晚上開始,由河南電視臺精心打造的“河南題材”、“河南制造”的精品電視紀錄片《紅旗渠》,將在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新聞頻道播出。這部作品,是對紅旗渠歷史意義、現實作用、國際影響的重新解讀。
【目的】旨在為國人“補鈣”
上世紀70年代,電影紀錄片《紅旗渠》讓紅旗渠和紅旗渠的建設者蜚聲中外。幾十年后,河南電視臺再次拍攝《紅旗渠》,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
“中央一再強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電視人通過藝術形式來展現這種自信和典型,給國人一種精神的振奮和提勁就特別重要。”紀錄片《紅旗渠》總策劃、河南電視臺副總編魯沛君說,河南電視臺從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大局出發,根據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和立意,把紅旗渠這個50年來群策群力、艱苦奮斗的典型,放置在深化改革進行時的大背景下進行解讀,旨在為國人補鈣。這個“鈣”就是艱苦奮斗、堅忍不拔、有所作為的精神。
【亮點】國際化合作拍攝
紀錄片《紅旗渠》從策劃拍攝到制作播出,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中外電視資源統籌的過程。
魯沛君說,國際化合作是該劇的一大亮點。“這次我們和美國的導演、英國的攝影師、意大利的航拍隊進行了深度合作,與來訪的世界左翼電影聯盟進行了密切交流,我們從外國人的觀念中,從西方國家的電影人眼里看到他們對紅旗渠的認識,我們也充分表達了紅旗渠精神對中國人的重要性。”
【感受】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拍攝過程中,“林州智慧”給創作團隊留下了深刻印象。
魯沛君說,在當前我們國家深化改革啃硬骨頭的節點上,把蘊藏在群眾中的智慧發掘出來,整合出來,去克服重重的難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做大做好,是這個片子著力表現的亮點之一。
“比如,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林縣人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就實行了按勞分配制度,誰干得多,誰干得好,工分就記得高,在工地和老家還記雙份工分。要知道,按勞取酬是在改革開放后才開始在全國施行的啊!”魯沛君說,由此可見,紅旗渠建設的過程也是解放生產力的探索過程,其成功經驗對當下社會的發展依然有重要影響。
“通過這部紀錄片的攝制,我自己也補了一次鈣,也接受了一次洗禮,受益很多。”魯沛君說。
播出時間
紀錄片《紅旗渠》共5集,分別是《千年尋夢》、《重整河山》、《智慧林州》、《窮則思變》、《永遠的紅旗渠》。
河南衛視播出的具體時間為:4月5日22:40播出第一集;4月6日、7日的22:05,分別播出第二集、第三集;4月8日、9日的22:20,分別播出第四集、第五集。
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的具體時間為4月5日至9日的每天17:00,每天播出一集。
太行大峽谷景區自2013年全面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以來,嚴格按照5A評定標準開展各項創建工作。
國家旅游局近日公示了最新一批5A級景區名單,在公示的9家當中,河南省安陽市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旅游景區在列。其他11家依次為: 駐馬店市嵖岈山景區、洛陽市龍潭大峽谷景區、焦作市云臺山景區、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嵩山少林景區、欒川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平頂山市堯山·中原大佛景區、安陽殷墟景區、洛陽白云山景區、開封清明上河園、南陽西峽伏牛山老界嶺·恐龍遺址園旅游區。
昨日,來自全國各地5000余名老年游客陸續抵達安陽,開啟了在安陽旅程。一場紅紅火火的歡迎儀式,也拉開了市旅游局攜手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旅游專業委員會舉辦大型活動“紅旗渠畔夕陽紅,萬名老人游安陽”的序幕。
10月6日上午,由林州紅旗渠風景區舉辦的“慶國慶 迎重陽 樂活樂游紅旗渠”大型主題活動,在紅旗渠紀念館前拉開帷幕,慶祝祖國母親67歲華誕,迎接九九重陽節。
為祝賀9月鄭州到徐州高鐵正式運營,9月1日——30日期間,持上海市身份證和高鐵票的游客,門票可享5折優惠!
雨后紅旗渠的壯觀景象
這個周末,河南電臺娛樂976邀您免費觀看話劇《紅旗渠》。
時長:21分25秒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重陽節,紅旗渠酒業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封壇大典。封壇是中國白酒文化的古法延續,紅旗渠酒業這次的封壇不僅僅是為了延續這種傳承。
9月30日,記者從河南省酒業協會獲悉,由河南省酒業協會主辦、林州紅旗渠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紅旗渠酒業愛心基金啟動儀式暨2015第二屆紅旗渠白酒文化節將于10月20日-22日在河南省安陽林州紅旗渠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盛裝舉辦。
昨日19時,記者從林州市宣傳部門獲悉,日前,林州市召開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動員會,標志著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正式啟動。
7月11日,河南省“道德模范在身邊”基層巡演活動走進洛陽。當曲藝表演《李江福的春節》落下帷幕時,不少人被老李和工友們守信重諾的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是一個新時期的“工二代”續寫的關于紅旗渠精神的故事。
4月23日上午,紀念紅旗渠通水50周年攝影展暨《永遠的紅旗渠》圖書首發儀式在河南省美術館舉行。
據介紹,開通至今紅旗渠水在太行山見已經流淌了整整50年。
三所干部學院如今已成為河南甚至全國的“干部培訓標桿”,它們之間有共同點,也有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