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兩家電鍍廠私自挖坑排污水 仨老板獲刑

                2013-11-22 07:18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沒有污染防治設備,西平縣兩家電鍍廠把含有重金屬超標的電鍍水直接排放到私自挖的坑里。

                  21日,西平縣法院對此案公開宣判,電鍍廠的3名老板因犯環境污染罪獲刑。

                  據悉,這是今年6月“兩高”發布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后,河南宣判的首例環境污染案件。

                  排污

                  兩家電鍍廠私自挖坑排放電鍍水

                  2013年5月,西平縣二郎鄉小王莊村的兩家小電鍍廠,進入西平縣環保局執法人員的視野。

                  執法人員發現,這兩家電鍍廠在無證無照,沒有污染防治設備的情況下,利用廢舊廠房、廢棄豬舍新建電鍍生產線,從事非法雞籠、兔籠的電鍍生產。此外,兩家電鍍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電鍍水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自己私自挖的一個寬兩三米、長四五米的坑里,任由污水滲透、揮發。

                  此后,環保執法人員對這兩家電鍍廠下達責令糾正行為通知書,責令其當即停止生產,拆除電鍍設備。但到了7月,廠子又恢復了生產。

                  西平縣環保局將案件移交西平縣公安局處理,警方根據環保局移交的證據材料立案偵查。由于涉嫌犯罪,警方將此案移送西平縣檢察院,檢方審查后向西平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判刑

                  觸犯污染環境罪,仨老板獲刑并處罰金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3年5月份以來,孫某在西平縣二郎鄉小王莊村東所辦的電鍍廠,以及張某、王某二人合辦的電鍍廠,隨意將含有重金屬超標的污水排放到坑內,嚴重污染環境。

                  西平縣環保局執法人員對這兩家電鍍廠生產排放的廢水進行了連續現場取樣。駐馬店市環境監測站檢測結果和西平縣環境保護局調查報告顯示,兩家電鍍廠隨意排放的污水中,所含重金屬鐵、鋅、鉻三項指標,均超出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或省政府授權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3倍。

                  法院認為,被告人孫某、張某、王某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向土地、水體排放有害物質,嚴重危害環境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三人的行為均已構成污染環境罪。

                  21日,西平縣法院宣判,孫某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被告人張某、王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解讀

                  現在,只要排污超標就可認定犯罪

                  今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首次對環境污染行為進行認定,只要環境污染行為達到認定標準,便可以直接追究刑責,不需要再根據環境污染造成的結果進行認定。

                  本案的承辦法官說,根據該司法解釋,非法排放含重金屬等嚴重危害環境、損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或省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3倍的,就可認定犯罪。

                  “放在以前,往往造成一定嚴重后果才能定罪。現在只要排污超標,就可直接認定犯罪,不再考慮是否造成后果。”承辦法官說,這體現了目前治理環境污染和治理問題食品一樣,不唯結果論,有相應行為就可“動刑”。

                  根據刑法修正案(八),嚴重污染環境,構成污染環境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記者 趙強)

                責編:王文靜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