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僅傷害患者身體,沉重的醫療費用更會擊垮低收入家庭。
醫院醫療保險窗口前患者家屬正在辦理醫保
近年來,關于大病救助,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醫保政策,這些政策是否可以解患者燃眉之急?除了國家現有的醫療報銷政策,大病家庭還有哪些途徑可以尋求幫助?未來,對于大病家庭的救助有哪些途徑可以完善?本報記者進行調查。
現狀
大病救助可解燃眉之急
范圍有限制約作用發揮
再障納入特殊門診,給困難家庭減負
疾病來襲,大筆的醫療費用讓患者發愁,醫保或者新農合是否可以解患者燃眉之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國家新農合以及城鎮醫保政策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疾病被納入大病救助范圍,為患者減輕不少負擔。
“如果沒有醫保政策,這些年我的日子更沒法過了。”楊冠英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已經15年了,15年間,他平均每兩三個月就要住一次院,每次花費上萬元。楊冠英享有城鎮醫保政策,住院費用可以報銷40%左右,為他減輕了不少負擔。
今年10月份,楊冠英的妻子也被診斷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妻子入的是新農合,除了報銷約30%的住院費用外,由于再生障礙性貧血被納入了特殊門診,楊冠英的妻子已經申請了這項政策,一旦批準,可以減少很大一部分醫療費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