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西安9旬教授無償捐3項專利 可提高建筑抗震強度

                2017年01月13日07:51  來源:華商報

                5034

                西安9旬教授無償捐3項專利 可提高建筑抗震強度

                  1月11日,在省質監局和省住建廳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西安9旬教授姜維山無償捐出自己的三項專利,消息宣布時,會場掌聲經久不息。

                  三個專利都與螺旋箍筋有關

                  當天的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系列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其中《高強箍筋約束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中,用到了姜教授無償捐出的三項專利。

                  姜教授生于1927年,退休前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是國際知名土木工程專家、國際組合結構協會成員、科技部專家組成員,也是我國螺旋箍筋推廣的首倡者、“約束混凝土和型鋼混合結構技術規程”的主要起草人。

                  1月12日,華商報記者專程拜訪姜教授,了解他捐出的究竟是什么專利?“這三個專利都是有關螺旋箍筋的,為的是約束混凝土。”姜教授用盡量通俗的語言說,這是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常用鋼筋混凝土的弊害。

                  姜教授稱,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石子組成的,水泥和沙子硬化后會收縮,但石子不會收縮,造成了混凝土本身會有原始裂縫,在受力后裂縫還會繼續擴大,甚至崩開加固鋼筋的彎鉤,遇到地震就會發生破碎,這是房屋不安全因素的根源。

                  唐山地震令他幾天睡不著覺

                  “1976年的唐山地震瞬間造成20多萬人死亡,刺激得我幾天睡不著覺。”姜教授說,那么多人被埋在震倒的房屋里,建筑結構工作者是有責任的,應當設計出“震而不倒”的新建筑結構。于是,他在參與編制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時,建議增加抗震結構一章。

                  “汶川地震中發現,房屋凡是按新規范設計就能減輕震害,但與抗震水平較高的國家相比,我國還是有差距的。”姜教授說。

                  為縮小與國際上的差距,姜教授的科研思考一直沒有停止過,后來才發明了螺旋箍筋。他考慮,既然常用鋼筋會被混凝土崩開,能不能換一種結構加固,用螺旋箍筋把混凝土約束起來,但是想法雖好,這樣的鋼材我國卻一時生產不出來。

                  在姜教授近8旬高齡時,他幾次赴京,和北京鋼鐵研究院聯系研制高強度鋼材,歷時3年設計出了“高強密配封閉細直徑箍筋”,這個設計的難點在于既要滿足高強度,還要延展性很好,在螺旋時不至于被折斷。經過2分鐘上升到1000的高溫加熱,再迅速冷卻,最終設計出來的螺旋箍筋,強度達到1100MPa,而我國普通鋼筋的強度是300MPa。

                  “經箍筋約束的混凝土根本裂不開。”九旬的教授就此強調。

                  無償捐專利是為推廣新技術

                  “實踐證明這種技術不但提高了建筑的抗震強度,還有著很好的經濟、工程和社會綜合效益。”姜教授說,2014年河北一個建筑面積50多萬平方米的箱包城進行了試點。

                  采訪期間,華商報記者看到建設單位出具的一份文件中稱,工程節約了41000立方米混凝土和11000噸鋼筋等,減少勞動力約1200人,綜合測算比當地同類型現澆結構降低成本約5%,工期減少約60天。工程提前投入使用,還為業主增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姜教授解釋,比起普通鋼筋直徑8-10毫米,螺旋箍筋直徑只有5毫米,通過機械化批量生產,一分鐘就能生產一根柱子所需的螺旋箍筋,因而能降低成本并加快工期。

                  至于為何要無償捐出專利,姜教授道出心里話,對于可能會用到這項技術的建設單位、設計院和建筑工程公司,如果需要掏專利費,恐怕不利于推廣,而這項技術又有利于建筑業的發展,他希望能在更多的建筑上得到應用。

                  “這項技術凝結了整個團隊多年來的智慧和付出,如果技術得不到推廣,我閉不上眼睛啊。”姜教授說。

                  >>記者手記

                  一堂勵志的博導課

                  1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共有兩次經久不息的掌聲,都是送給姜維山教授的,既是感動于老人無償捐出自己的三項專利,更是對于年屆九旬的老人親臨會場的驚嘆。

                  會上提到的“高強箍筋約束混凝土結構”一詞讓學文科的我一頭霧水,只好先去約訪。老先生欣然同意,又問了一句“是我去你那兒呢,還是你來我這兒?”“當然是我來拜訪您了!”

                  老人既是大家,又如此謙和,這樣的采訪對象少見。

                  昨日,如約到達先生家時,老人早已在電梯口迎接,進屋后看到幾乎每個屋子都有書架,書架上放滿了書,不少是日文原版專著。

                  先生1993年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退休后,20多年來仍在志愿培養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目前還指導著五六位研究生。九旬高齡的先生耳不聾、眼不花,目前獨居。據老人說,女兒會一天打兩個電話問候。

                  先生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晚上9點30分休息,早上6點起床,起床后先給自己熬上一鍋五谷雜糧粥,吃完飯后會短暫休息片刻,就開始工作,編規范、寫書、帶研究生,本月還出版了兩部專著。提到長壽的秘訣,老人說自己不抽煙不喝酒吃素食,喜歡打太極拳,寫毛筆字,最重要是有好心態。

                  “能自由搞科研,和年輕人在一起,精神很愉悅。”先生笑著說。

                  采訪結束后,先生又堅持把我和同事送進電梯。從學術風范到生活細節,慶幸自己上了一堂非常勵志的博導課。

                  住建部:加快對抗震能力嚴重不足住房的拆除和改造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住建部近日印發《城鄉建設抗震防災“十三五”規劃》。《規劃》要求,提升既有住房抗震能力。通過棚戶區改造、抗震加固等,加快對抗震能力嚴重不足住房的拆除和改造。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統籌推進農房抗震改造。逐步提高我國建筑室內避難規模,提高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避難和保障能力。

                文章關鍵詞:教授;箍筋;192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抗震能力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教授收37萬謀劃高考作弊 高校內張貼小廣告

                  在收取37萬元“費用”后,江西南昌一大學副教授鄧某某與3名大學生謀劃為9名高考生作弊,最終案發落網。近日,江西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檢察院以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對鄧某某和大學生陳某某、龔某某、許某某提起公訴。

                • 教授讓學生寫“遺書”

                   果患上絕癥只剩3天時間,你將對身邊的人說些什么?一個多星期前,江蘇科技大學一名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寫“遺書”。學校公管學院三個專業(政治學與行政學、旅游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共100多名學生接到了這份作業。這名老師表示,此舉是為了鼓勵學生們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要荒廢大學四年。昨天,學生們提交了寫好的“遺書”, 多名學生認為,這樣一份早到的“遺書”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認識到了多年來的遺憾。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表示難以接受,“感覺怪怪的”。

                • 四川美院一名副教授被指飯館內強吻2名女子

                  學校已得知該情況,現在正在調查中。

                • 四川美院一名副教授被指飯館內強吻2名女子

                  11日下午,一網友爆料“川美副教授在館子里親吻年輕女人遭偷拍”。據爆料稱,爆料人和同學一起在川美南門外的味嘗軒吃飯時,看見川美副教授、批評家王某和兩名年輕女子吃飯。

                • 教授談文科畢業生工資:快樂不全來自金錢

                  古說“郎怕入錯行”,今講“人生規劃”,無非“專業”兩個字。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