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利強最終妥協在一種道不清說不明的投資氛圍中了。
但是,他又很缺錢。他每天要去康巴什上班,住在東勝區,每天早晚奔波在“東康線”上,見到最多的豪車就是路虎。
他一直被這樣的氛圍所刺激。更重要的是,他的愛人,賺得比他還要略微多一點。
“我還想過要不要去康巴什買房子。”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他甚至去問過一些相熟的浙江商人,令他沮喪的是,大部分浙江商人都更愿意在東勝區投資。
緊接著,對康巴什新區的許多爭議開始陸續來了。
劉利強后來就把錢“借”給了他的一個朋友,這個朋友是一個小開發商。他們“觥籌交錯”過很多次,大家彼此都可以談許多更私人的話題。
這個朋友最終打動劉利強的一句話是:“每個月1號付利息給你,如果是100萬的話,每個月1號,你可以收到3萬元。”
“鄂爾多斯和溫州相同的是,都是通過一個類似‘會頭’的人來收集下線,所不同的是,鄂爾多斯的下線人數要更多一點,單個金額可能并沒有這么多。”此前,在鄂爾多斯呆了多年的一個溫州商人施展博表示。
劉利強一直在尋找一個更可靠的“會頭”,雖然他的同事或多或少都在私下放貸,礙于身份,他始終覺得自己應該風控意識更好一點。
然后,從2010年夏天開始,他每個月的1日都可以收到3萬元。
接著,他很沖動地去辦了房屋的抵押貸款,他希望手頭有更多的流動資金,他想每個月可以收進更多錢。
他的炒房生涯才剛剛嶄露頭角就暫停了。
這是鄂爾多斯最常見的一種炒房模式。從炒房歷史來說,他擁有過四套房子,這個數字,在鄂爾多斯,已經算是不錯的戰績了。
“你知道么,我就是想去買一個這樣的房子,在你去康巴什的路上可以看到這個樓盤,冬天可以在小區里游泳,小區的旁邊是商場。”他反復對記者強調,這樣會有一種住在上海的感覺,小區里到處可以看到南方的植被。
這樣一套房子,要500萬。為了這套“500萬的豪宅”,劉利強在2011年春節的時候,又把房屋抵押的貸款,“借”給了第二個“金主”。
怕什么呢?內蒙古大學的一份調研顯示,50%的鄂爾多斯城鎮居民都參與到了放貸與借貸的資本活動中。
《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調研報告》顯示,鄂爾多斯房地產開發的資金主要來自民間借貸,而非傳統的銀行。
只是,那些在酒桌上奉劉利強為“座上賓”的開發商,突然在2011年年中就不再給劉利強發利息了。
他們還請他吃飯,還帶他去KTV,還對他一樣尊重,還跟他稱兄道弟,但是,就是拿不出錢了。
接著,就是鄂爾多斯爆發的多宗非法集資案,關鍵詞幾乎都是:開發商。
“我也不能拿別人怎么樣。如果去‘打非辦’舉報了,我的錢就更拿不回來了。”劉利強經常這樣,陷入兩難的境地。他既不知道要不要去證明自己是債權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要不要去舉報。
這真是一出啼笑皆非的輕喜劇:買房子升值了,然后放貸給開發商,然后開發商跑路了。
(趙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