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廉價“世奢會”被頻繁質疑的"粉墨"表演

                2012-06-14 11:59 來源:南方周末

                世奢會拍賣的“特制拉菲”,網友發現其標簽上的英文系谷歌翻譯完成。

                世奢會拍賣的“特制拉菲”,網友發現其標簽上的英文系谷歌翻譯完成。 (南方周末資料圖)

                世奢會展示號稱世界“最頂級神秘奢侈品牌”的Franks-Python leather皮包

                2011年福州某地產商舉辦的活動上,世奢會展示號稱世界“最頂級神秘奢侈品牌”的Franks-Python leather皮包,每只價值均超過120萬。(南方周末資料圖)

                  被頻繁質疑的數據報告

                  發布會頭天晚上,幾個員工通宵達旦在網上扒資料發給歐陽坤,活動前幾個小時,這個數據報告才拼湊完成。

                  最近幾年,讓世奢會在中國聲名鵲起的,是其不斷發布的各種奢侈品領域數據報告。

                  這些報告,內容涉及國人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量和分類統計、中國豪車市場購買力調查、中國豪宅市場分析等多個領域,通常會以新聞發布會、新聞通稿電郵等形式,傳播給媒體。

                  這些帶有諸如“2012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費國”、“節假日中國人境外奢侈品購買金額創新高”之類刺激性字眼的報告內容,經由中央電視臺等境內外媒體報道后,被社會各界廣泛采用,甚至連全國“兩會”時,也被政協委員作為政策建議的依據引述。 與之伴隨的是,歐陽坤以“奢侈品專家”的身份,頻頻在各大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中露臉,指點行業江山。據歐陽坤身邊人士透露,他的手機里存有大量相熟的媒體記者聯系方式,這些人也是他上述活動的常客。在接受采訪時,歐陽坤多次強調,自己和媒體關系良好。

                  而且,中國貿促會這樣的官方機構,在這些報告推廣時多次被列為“聯合發布”單位,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報告的可信度。但南方周末記者致電中國貿促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辦公室了解到,“貿易推廣交流中心”其實只是中國貿促會下屬的一個經營性實體。

                  這些數據生產的速度快得驚人。讓陳果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初“年還沒過完”,世奢會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國人春節境外奢侈品消費金額。總而言之,世奢會的報告,不管是從數據的抓人眼球程度,還是發布的及時性,都恰好迎合了媒體的需求。 社會上并非沒有質疑聲音。2011年在參加世奢會舉辦的一場“奢侈品關稅研討會”時,與會的商務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梅新育當場表示,協會現場發布報告數據“極度夸張”。

                  梅新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天發布的報告本身就自相矛盾:一面稱2010年中國旅游服務在境外的支出總數是549億美元,一面稱其中奢侈品消費為500億美元,而按照當年中國總共出境人數5700多萬人次計算,平均每個人只花費80多美元食宿和游玩的費用,怎么可能?

                  回去之后,梅還就此寫了一篇博客,提醒大家警惕“荒謬消費數據扭曲奢侈品進口稅制”。

                  世奢會前員工張帆還對南方周末記者道出這個事件背后不為人知的一幕:發布會頭天晚上,幾個員工通宵達旦在網上扒資料發給歐陽坤,活動前幾個小時,這個數據報告才拼湊完成。活動結束后,因為數字出了問題,歐陽坤還對下屬大發雷霆。

                  其實更早之前,流行趨勢研究網站觀潮網主編葉琪崢,2010年3月就在《21世紀經濟報道》的專欄文章上,對媒體廣泛引用的世奢會關于“中國奢侈品消費井噴”類數字提出了懷疑。“這個協會的中國奢侈品消費金額等指標,遠遠高于其他行業機構的類似統計數字。”葉琪崢表示。

                  不過,這篇文章發表后,葉持續數月接到要求刪掉文章的恐嚇電話和短信,其間甚至有一位自稱“李哥”的光頭東北口音男人,突然帶人闖入葉的辦公室,讓葉按手印承認“失實”。

                  葉說,當時公司只有幾個女孩在場,為避免事態激化,他雖當場按了手印,但隨后報社方面對外界說明情況,表明對“按手印”的內容并不認可。

                  對此,歐陽坤對南方周末記者輕描淡寫地回應稱,這是協會職員和律師正常的上門交涉。但是,曾和歐陽坤就此交涉的《21世紀經濟報道》副主編王云帆回憶說,歐陽坤當時的說法是此事非其主使,他毫不知情。

                  這篇文章,被世奢會方面與各種轉載網站以“失實”為由交涉刪除,現在網上已難覓蹤影。

                  歐陽坤聲稱,其數據統計部分來自與奢侈品廠商等行業機構的“數據交換”,同時協會還雇用了“兩三百個中國留學生”,在歐洲“兼職收集中國人奢侈品消費數據”。他承諾介紹這種兼職員工接受采訪,但至發稿時仍未予安排。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