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器官捐獻試點兩年仍未突破的供求懸疑“困局”

                2012-04-26 09:13 來源:大河報

                  一位器官捐獻者和器官受體躺在同一間病房,如何讓器官需求與捐獻意愿及時對接,是個難題。

                  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兩年仍未突破供求懸殊困局

                  交通事故器官源被指長期浪費,專家呼吁盡快完善捐獻體系

                  記者 何暉 文 閆化莊 圖

                  閱讀提示

                  在上個月杭州召開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開展兩年總結大會上,中國紅十字會公布:試點兩年全國共捐獻人體器官546個。相對于我國器官移植1∶150的龐大需求,這個數字無異于杯水車薪。事實上,我國器官捐獻試點兩年仍未破供求懸殊困局。一方面是患者因器官稀缺在等死,另一方面,有捐獻意愿者并不在少數,卻不能最終落實,而在交通事故和醫院臨床中大量的潛在捐獻器官卻被“浪費”。人體器官捐獻之門究竟卡在哪里?

                  A

                  器官源匱乏,難以逾越的坎?

                  4月19日,臨近中午,姜楠(化名)接了一個電話,他三天前花4000元訂下的一桌酒宴隨即被“攪”。他答謝一位省級三甲醫院肝臟移植專家的愿望再次落空,對方的理由是:要即刻趕赴某省轄市的一家法院,有5名死刑犯臨刑前有捐獻器官意愿,他得趕去配型。

                  姜楠是洛陽市某部門一中層干部,半年前,母親重病,經這位專家做手術換了肝臟得以存活。這位專家曾告訴他,自己80%的時間都在找供體,最遠甚至跑到了廣西。

                  鄭州一家具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新近得到了幾個腎臟供體,已住院整整69天的陳先生,終于等來了移植手術,而隔壁病房里另一位患者卻沒這么幸運,兩天前病情突然惡化,剛剛離世。

                  我國心、肺、肝、腎等人體器官移植技術已躋身世界一流,但器官供體緊缺始終是患者康復路上難以逾越的坎。

                  業內人士稱,美國器官移植等待者和捐獻者之間的比例為5∶1,英國為3∶1,而我國,官方公布的比例是150:1。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肝外專家張水軍教授告訴記者,肝源匱乏,使得我國器官移植例數正在減少。

                  廣州軍區總醫院肝膽外科和肝臟移植中心主任霍楓教授稱,該院近期肝移植的例數比幾年前下降了約50%。

                  而云南昆明4家有資質的醫院,已經多年沒有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上個月,中國紅十字會對外公布: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兩年來,共完成器官捐獻207例,捐獻大器官546個。

                  比起每年約150萬的等待者,這個數少得可憐。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