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豫論頭條 > 正文

                今天該如何給孩子“點贊”

                2018年06月01日09:17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一條關于孩子的新聞引來不少關注。浙江省教育廳出臺規定,全面規范高校、中小學到幼教的各種網絡投票活動。而此前,教育部也曾發通知明確,校園網絡投票活動“非必要不舉辦”。為孩子們在微信群、朋友圈拉票的家長們,可以松口氣了。

                  如今,各種各樣的網絡投票活動真是不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關于孩子的。家長為了給自家孩子“拉票”“求贊”,不惜使出渾身解數。“親,每天一票,又可以投票了,別點錯啊,是××號”,這樣的求點贊、求投票,讓很多人不堪其擾卻又無可奈何。原本應該“評孩子”的評選,結果變成了“比家長”,看誰人脈廣、方法多,甚至出現了技術造假,刷票、買票等情況。如此這般的評選,顯然無法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和實力,更無法對孩子形成長久的激勵,是一種沒有價值的“假評選”。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68%的受訪者表示朋友圈拉票令人反感,其中12.3%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反感。變了味兒的網絡投票評選活動,成了煩人的微信“公害”,更偏離了正確激勵孩子的本意。

                  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贊賞與肯定。家長想讓孩子在評選中有個好排名,本來無可厚非。然而,以正確的方式讓孩子得到鼓勵,可能比獲得“點贊”本身更重要。守規則、有質量的評選活動,給孩子以正向激勵,讓孩子們在“付出努力—得到肯定—自我認同”的反饋過程中,培養自己的信心、找到自己的樂趣。這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孩子們表現好得到的“小紅花”,到在校園中有著極大影響力的“三好學生”,再到各種學科與專業競賽,乃至考試成績,都可以看做是一種正向的激勵。同時,也只有以實事求是的、正向的激勵實現“選優”“點贊”,才能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真正達到評選的目的。

                  當評比變成“拼人氣”“拼關系”“拼手段”,非但不能達到激勵的效果,反而可能成為孩子們盲目攀比的溫床。曾有某幼兒園在手機端發起“小小畫家”活動評選,結果有孩子遙遙領先幾千票。事后才知道,這是家長拉票加刷票的結果。票數低的孩子聽說了緣由,回去埋怨父母不給力,也要求家長為了自己的“榮譽”拼手段。純粹比拼人氣的投票,對選上的孩子來說,可能會催生“不勞而獲”的思想;而對于沒選上的孩子,則容易影響對公平的認知。如果評選失去了“評優”這個標準,難免會給孩子們的價值觀帶來沖擊。

                  正因如此,引導孩子如何看待評選,可能比讓孩子在評選中勝出更有意義。人是社會性的,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并非只有第一名是光榮的,在不斷地與他人、與世界的接觸中,能夠確立自我的位置,最終認知自我并提高自我才是關鍵。評選是一種最直觀的比較,對于孩子而言,這個過程不僅是形成對自己某方面能力的認識,更是形成對社會和他人的認識、對榮譽與勝負的理解。這對于孩子形成穩定而健全的人格,更好地處理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可謂至關重要。家長、學校與社會在進行各種評選時需要多想一層,不要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投下陰霾。

                  “點贊”是一種引導,無論結果如何,對孩子們的努力和勇敢、創意和友愛,我們都應該不吝贊美。成長需要永遠把價值導向放在第一位,而最終的目的,是讓每個孩子都找到一條適合的發展路徑、綻放出自己的精彩。(陳穎)

                文章關鍵詞:孩子 責編:胡浩斌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幼童當街被陌生男拖走 人販子:沒我拐不走的孩子

                  有位媽媽在天涯上發帖,一個小女孩主動找她兒子玩,女孩爸爸聲稱跟這位媽媽住在同一小區。起初這位媽媽也沒留心,后來女孩硬要拉著她兒子往小區外走,這才發覺事情有些不對勁。

                • 上海一幼兒園多名孩子被老師劃傷 園方:已開除

                  小草(化名)是上海浦東新區民辦大風車幼兒園花蕾班大班學生,16日,家長發現孩子臉上有劃傷,手臂、臀部也有傷痕。一名家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經反復追問后,孩子表示,是因為“沒有好好午睡、調皮搗蛋”被“王老師”打罵所致。

                • 男童車禍身亡 車上3人不救助反遺棄涉故意殺人被捕

                  行駛到一偏僻村莊時,阮某、邢某、蘇某索性趁老人帶著孩子下車方便時,駕車逃離。3月9日,公安機關以交通肇事犯罪提請審查逮捕犯罪嫌疑人阮某、蘇某。3月15日,漯河市郾城區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批準逮捕阮某、蘇某,3月27日,追加逮捕犯罪嫌疑人邢某。

                • 2名幼師讓孩子舔自己吃過的餐盤 園方:孩子自愿的

                  4月4號,山東德州兩名幼兒教師把自己吃完飯的盤子讓幼兒舔。從監控畫面中可以看到,兩名教師把自己吃完飯的盤子讓幼兒舔,孩子足足舔了有八分鐘。此舉引發了家長的強烈抗議,涉事幼兒園隨即將兩名教師開除,但事后又將其返聘。

                • 美國年輕母親多次讓3歲孩子吸毒 被指控虐童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5日報道,近日,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年輕的母親因疑似讓自己兩歲的孩子多次吸食大麻和冰毒而受到虐待兒童的指控。但她聲稱從未在孩子面前吸食冰毒或大麻,同時她承認使用過毒品但稱用于吸食的管子并非她所有。

                • 美國年輕母親多次讓3歲孩子吸毒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5日報道,近日,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年輕的母親因疑似讓自己兩歲的孩子多次吸食大麻和冰毒而受到虐待兒童的指控。但她聲稱從未在孩子面前吸食冰毒或大麻,同時她承認使用過毒品但稱用于吸食的管子并非她所有。

                • 汶川地震10周年:672名地震孤困孩子將再聚首

                  4月13日,休假回到安康家園的陳一文見到胡園長給他行了個標準的軍禮。順歡是當年被送到日照安康家園的孩子之一,“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但完全沒心情關注周圍風景,不想說話。

                • 專家:孩子學鋼琴 不影響長個子

                  15歲的小秦安靜地坐在媽媽身邊,他眉清目秀,手指修長,5年鋼琴的學習經歷,讓他比同齡孩子顯得更有氣質。

                • 孩子不慎掉入化糞池昏迷 南陽內鄉交警上演生死時速

                  “他們始終堅守平凡的崗位,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糾正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雖不能作出豐功業績,但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理念,履行著對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詮釋著愛崗敬業的美好品質。

                • 讓孩子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鄭州警方啟動平安校園行活動

                  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地震、煙道逃生、索降安全教育項目趣味體驗活動,吸引廣大師生們紛紛參與其中,消防官兵現場為中原區中小學生實地講解遇到危險要怎么做。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