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豫論頭條 > 正文

                運營商不能成為惡意扣費的“幫兇”

                2017年09月21日10:33  來源:北京青年報

                5034

                  無意中點擊了手機上的“斗地主”游戲軟件,立即被扣費10元,民法專家何先生認為游戲軟件系“惡意扣費軟件”,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北京移動退還10元資費,賠償因立案、開庭等支付的交通費20元,以及因移動公司原因導致的訴訟費損失25元,共計55元。一審敗訴后,何先生提起上訴,9月11日,這起電信服務合同糾紛上訴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開庭審理。(9月20日《檢察日報》)

                  近年來,媒體報道過多起手機用戶遭遇惡意扣費的新聞。用戶因好奇或無意間點擊手機中的有關軟件,就會莫名其妙地被扣除話費,不但遭受經濟上的損失,而且讓人感覺受到了蓄意欺詐。雖然民法專家何先生與運營商之間的官司尚未有最終結果,但此案無疑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對于維護消費者權益,確保消費者手機話費不被惡意扣除,運營商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運營商應當完善交易規則,盡最大努力堵塞漏洞,而不能有意無意充當惡意扣費的始作俑者或者幫兇。

                  公平交易既是最重要的市場法則,也是消費者的主要權利。除此之外,消費者還享有真情知悉權和自主選擇權。這主要指消費者在交易時可以自主選擇商品和服務,可以決定是否購買某種商品和服務,有權拒絕強制交易。而之所以說一些手機用戶遭遇的扣費屬于惡意扣費,主要在于這些扣費行為并未取得消費者同意,而是設置扣費陷阱,變相強制交易。梳理相關報道可知,很多手機用戶僅是查看相關軟件,或點擊相關未明示要收費的“按鈕”,并沒有購買相關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意思表示,就被扣除了話費。

                  與這些惡意扣費行為相對應的是,目前很多電商平臺在完善交易規則,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就做得很好。其交易流程主要是,當消費者選購好相應商品或服務并提交訂單后,支付款項時需要輸入支付密碼,甚至還需要輸入所綁定手機收到的二次驗證碼。在此過程中,消費者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是否有沖動消費行為,進而決定是否購買該商品。一些電商平臺還提供擔保交易,消費者支付的對價先行進入平臺賬戶,當消費者收到商品后進行相應操作,或者間隔一段時間后,錢款才會進入商家賬戶。可以說,消費者的真情知悉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均得到了有效維護。

                  反觀依托于通信運營商的惡意扣費,消費者點擊相關軟件后,甚至還沒來得及查看有關商品信息,就會被扣除話費。這與那種“摸了或看了就得買”式的強迫交易,其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屬于“碰瓷經營”。要知道,查看某些游戲、點擊某些軟件并不代表消費者有真實的購買意愿,運營商憑什么直接替消費者做主并一氣呵成地扣除話費。而且,雖然不少消費者已經給手機充值了大量話費,但話費如何開支應由消費者做主,運營商除依照電信條例或合同約定扣除話費外,無權隨意支配話費。這與銀行卡的道理是相似的,錢雖然存在銀行,但消費者可以憑密碼或其他方式支取、消費或轉賬,銀行無權動用。

                  手機用戶遭遇惡意扣費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有關部門也進行過專項打擊整治,但這類事件仍時不時見諸報端,說明問題非但沒有得到根治,在有些地方似有死灰復燃愈演愈烈之勢。對此,監管部門理當積極作為,追究相關商家的強迫交易行為和運營商的幫兇行為。同時不妨制訂相應強制標準,如要求運營商清理違規第三方商家,要求商家以顯著方式公示商品價格,并設置二次驗證程序,當消費者回復二次驗證碼時方可完成扣費。這樣才能有效清理“惡意扣費”現象,避免消費者再糊里糊涂地“被消費”。(史奉楚)

                 

                 

                 

                文章關鍵詞:運營商;惡意扣費 責編:王慶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三大運營商積極推進5G建設

                  三大運營商較原計劃提前取消了長途漫游費之舉引發了用戶更多的期待。一些網友表示:“與取消漫游費相比,我更期待流量降費。”

                • 三大運營商積極推進5G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要想實現資費的真正降低,還需持續的技術更新支持,成本才能降下來。電信業專家項立剛認為,下一次大幅降價將是5G時代,預計1GB流量費用在1元左右。

                • 多地運營商推"無限流量"套餐 用戶不買賬

                  多家主流門戶網站的最新調查顯示,超過70%的受訪用戶對無限流量套餐并不買賬。多數用戶反映,所謂的“無限流量”其實并非能夠無限使用,而是設置了種種限制。

                • 運營商推"無限流量"套餐 用戶不買賬

                  多家主流門戶網站的最新調查顯示,超過70%的受訪用戶對無限流量套餐并不買賬。多數用戶反映,所謂的“無限流量”其實并非能夠無限使用,而是設置了種種限制。

                • 三大運營商9月1日取消手機國內漫游費

                  27日,在第九屆“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楊杰說,從9月1日起,中國電信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比年初計劃提前一個月完成,預計將惠及8000萬用戶。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