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以來,因為A股大盤的下跌而導致的市場普跌現象難以抑制,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申請停牌,直至7月8日出現了千股停牌、千股跌停的奇觀。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加上7月8日晚間新增321家上市公司申請停牌,7月9日,停牌的上市公司逾1400家。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7月9日滬深兩市強勢反彈當日,有多家公司及時復牌并趕上了新一輪的大盤翻紅,甚至有部分公司的股票漲停封板。
67家公司及時復牌翻紅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同花順(300033,咨詢)iFinD數據發現,7月9日當日復牌的上市公司合計有67家,其中,有63家公司是從7月8日開始停牌,停牌時間僅有1個交易日,更有8家公司停牌時間僅有半個交易日。數據顯示,在上述67家復牌公司中,有51家公司因為重要事項未公告而停牌。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主要是因為有部分上市公司是為了避跌的想法才會申請停牌。而上市公司的這種停牌行為也得到了投資者的贊譽。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上市公司停牌的原因多為“擬籌劃重大事項”、“重大資產重組事宜”等,但隨著股價的下跌也有上市公司推出“關于籌劃員工持股計劃”或“未披露過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等方案并同時停牌。
更為奇葩的是南都電源(300068,咨詢)以“因公司前期披露的公告內容不夠完整,可能誤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為原因臨時停牌。這股停牌風直接導致了股市有近半股票停牌的奇觀。
對此,有分析人士稱,停牌根本躲避不了股價下跌的風險,反而有可能形成風險聚集,復牌后可能遭遇補跌。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上市公司的停牌行為明顯是自保行為,因為對一些大股東進行股權質押的公司而言,股價若跌至質押警戒線,需用真金白銀補倉,現在停牌算是一種緊急自救。
業內建議大面積復牌
在業內人士的眼中,停牌并非上市公司最佳方案,也并非止損良方。隨著7月9日大盤翻紅,多股漲停的結果來看,停牌的負面效應顯露無遺。
在經歷了逾千股停牌的奇觀后,一直處于下跌狀態的兩市股票突然于7月9日來個大翻身。據報道,7月9日午后滬深兩市強勢反彈,滬指收盤報3709.33點,漲幅5.76%,除ST個股外,滬深兩市共有近1300只個股漲停,沒有股票下跌,其中創業板昨日交易的194支股票全部漲停。然而,除了已復牌的股票外,尚有逾千家停牌公司集體踏空。
而原本慶幸于因為停牌而止損的投資者,現在開始著急等待公司的復牌。
另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7月10日,尚有20家上市公司將會復牌。而7月10日,滬深兩市會否持續上漲,公司股票復牌后會否補漲,尚不可知。仍需后市觀察。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論后市是漲還是跌,上市公司的停牌行為并不可取。有市場人士建議,應立即放開上市公司大面積復牌,復牌之后即便是股票跌停,至少還能夠提供流動性,否則會導致流動性恐慌的蔓延。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唯一的方法是上市公司應以大局為重,通過增持、回購等方式,釋放流動性。
(原標題:停復牌成股市“新常態” 昨67家上市公司復牌搶翻紅)
在房價持續飆升之際,上市公司在房地產領域的動作也越發密集。在這個“潘多拉盒子”打開之后,投資者驀然發現,原來房子已然成為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維持運營的重要砝碼。當然,公司們對房地產走勢的判斷也不盡相同,除了多數公司在拋售之外,有些公司也開始在買入了……
在房價持續飆升之際,上市公司在房地產領域的動作也越發密集。在這個“潘多拉盒子”打開之后,投資者驀然發現,原來房子已然成為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維持運營的重要砝碼。當然,公司們對房地產走勢的判斷也不盡相同,除了多數公司在拋售之外,有些公司也開始在買入了……
一線、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令擁有房產的上市公司獲益不菲。 據《工人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9月份以來,便有*ST新梅、海航創新等多家公司選擇出售房產增厚業績。
一線、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令擁有房產的上市公司獲益不菲。 據《工人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9月份以來,便有*ST新梅、海航創新等多家公司選擇出售房產增厚業績。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根據滬深交易所披露信息初步統計發現,截至目前,上市公司今年已在樓市中投入了近百億元,企業“炒房”熱情高漲,也給一線樓市“添了一把火”。
市場融資環境的變化,使得上市公司股東們將更多的目光瞄向了股權質押融資。有券商人士表示,近期上市公司股東股權質押的意愿很強,致使券商一再壓低股權質押率。
這讓劉先生頗為惱火,公司出現虛假陳述行為的時間是2007年,被揭露的時間是2012年,而這段時間,恰好是他買入南紡股份的股票時間。劉先生認為,正是因為充分信任這家上市公司,他才買入了股票,如今虧了錢,公司應該負責。
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16年5月27日對外發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暫緩與豁免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業務指引》”)。上交所相關負責人還介紹,《業務指引》發布后,上市公司辦理信息披露暫緩與豁免業務的方式將發生改變。
截至目前,共有2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5年的高管薪酬,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平均年薪為76.73萬元,上市公司總經理平均年薪為83.51萬元,董秘平均年薪則為46.92萬元。
上市公司跨界轉型,董監高對新跨入的行業或許都是門外漢,一切需要從零開始,要想打敗新行業的精英談何容易,最終結果可能就是熊瞎子掰苞米——啥也得不到。上市公司即便要轉型發展,也必須立足自身優勢和實際,不宜盲目拋棄原有行業。
天上掉下來“8.6億元”資產幫上市公司保殼,這好事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碰到的。這起在A股史上罕見的小股東贈予上市公司大額資產事件不僅引起市場的“驚呼”,更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
截至9月28日,2015年年內房地產行業并購案宗數為176宗,涉及金額為1600億元,幾乎相當于2014年全年的并購交易價值。
昨日盤后伊利股份發布的一紙公告在市場上引起波瀾。根據伊利股份昨日發布的公告,7月9日收盤時,證金公司賬戶合計持股3.71億股,占比6.05%;截至7月17日收盤,證金公司賬戶合計持有伊利股份的數量降至2.63億股,占比4.28%。
近日,江蘇東海縣石湖鄉黨委書記冒惠萍辭職、就任江陰一家上市公司副總裁的消息,在坊間流傳。對此,有網友猜測冒惠萍的丈夫“有背景”,也有人猜測海潤光伏希望利用冒惠萍的人脈資源來拓展業務。
江蘇石湖鄉黨委書記冒惠萍辭職后任一上市公司副總裁,年薪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