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強軍當有高度文化自信

                2015年05月27日15:30  來源:解放軍報

                5034

                  習主席強調:“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

                  回顧我軍80多年的歷史,正是因為強烈的文化自信,我們才會在內外交困的艱難處境下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會在日寇的血腥屠殺下堅信“抗日戰爭是持久戰,中國必將取得這場戰爭的最后勝利”,才會在武器裝備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一次次展現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概。文化自信不僅是先進軍事文化的鮮明特質,也是我軍不斷壯大的力量源泉。

                  同時也應該看到,在歷史虛無主義與文化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影響下,時下部分人表現出“自卑自棄”的文化心態,對西方強勢文化頂禮膜拜、言必稱西方,而對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革命傳統文化則抱有成見,認為是過時的、守舊的文化。這種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軍營,對強軍事業極為不利。

                  自信才能自尊,自信才能自強。強軍路上,我們只有具備革命先輩那樣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展現直面挑戰、披荊斬棘的魄力與膽識;才能向著心中的夢想不斷走向超越。

                  (一)

                  軍隊乃至戰爭的較量,最終是文化的較量。

                  一個有著高度文化認同的民族,必然是凝聚力、生命力強大的民族;一支有著強烈文化自豪感的軍隊,必然是自信力、戰斗力強大的軍隊。我們打造強軍文化,實現文化強軍,首先要對中華民族及人民軍隊的優秀文化懷有深知深愛和無比的自信。唯此,強軍的底氣才更充足,根基才更牢固。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令世人驚嘆。加文·孟席斯在《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中敘述:“當朱棣指示姚廣孝率領2180名學者進行包羅萬象、長達4000卷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的編纂工程時,處于文藝復興前夜的歐洲,對印刷術還一無所知。”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多次感嘆:“當我們還不知道如何認字書寫的時候,中國已經到處都是書籍了。”他對儒家更是推崇備至:“那個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視清高,是人類的立法者,決不會欺騙人類。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從中國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軍事文化,亦是卷帙浩繁、光彩奪目、光耀后人。《漢書·藝文志》記載,黃帝及其臣下封胡、風后、力牧等人就留有兵書數十篇,以后歷朝歷代都有大量兵書著錄。及至近代,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更把軍事文化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中華文化是文明的集大成者。從天文地理到政治經濟,從兵家謀略到戲曲文藝,諸子百家熠熠生輝,儒釋道和諧共生。中華文化經受了曲折歷史和時代的磨難與考驗,經受了各種異域文化的沖擊與碰撞,卻巍如泰山、綿延不斷、魅力四射。即便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中華傳統文化所體現出的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尚和合、求自強等思想,依然閃耀著奪目的光芒,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推崇的文化典范。其傳承之悠久,內涵之豐厚,生命力之旺盛,至今,世界上還沒有一種文化和文明能與之相媲美。

                  回望過去,我們的文化一度遙遙領先、引領潮流,只是到了近代,比封建制度先進的資本主義出現以后,我們在轉型和創新上放慢了腳步。今天,中華民族迎來新一輪的蓬勃振興,新一輪的文化長征號角已然吹響,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和自豪:一個充分發揚中華文化、實現文化強軍的歷史機遇再次光臨。

                文章關鍵詞:1950年;郅支單于;文化趨同;文化輸出;文化輸入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蔣介石運黃金

                  新北市新店文園金庫目前由憲兵駐守,戒備森嚴,外人難以一窺究竟。臺媒說,既然民進黨當局要清理國民黨可能奪自民間的財產,并歸還原主,大陸民眾自然有權主張他們的權利,并要求臺灣歸還。

                • 蔣介石運臺黃金仍庫存108萬兩

                  新北市新店文園金庫目前由憲兵駐守,戒備森嚴,外人難以一窺究竟。

                • 蔣介石運臺黃金仍存108萬兩 要歸還大陸嗎

                  新北市新店文園金庫目前由憲兵駐守,戒備森嚴,外人難以一窺究竟。臺媒說,既然民進黨當局要清理國民黨可能奪自民間的財產,并歸還原主,大陸民眾自然有權主張他們的權利,并要求臺灣歸還。

                • 印度共和日閱兵彩排

                  1月2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國王大道上,士兵參加共和日閱兵彩排。 1月2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共和日閱兵彩排上,印軍Pinaka214毫米多管火箭武器系統通過國王大道。

                • 史上18位美人出嫁時的絕世婚紗

                  2011年7月,Kate Moss在英國紹斯洛普村(Southrop)的St Peter’s 教堂與Jamie Hince舉辦了婚禮,John Galliano特意為她專門設計了一件婚紗。

                • 印媒:印25年內趕不上中國 除非中國遭巨大失敗

                  鄧小平的改革先從農業入手,然后是工業,在給農村和地方企業留出增長空間的同時,將外資引入工業領域。若能增加就業率,提高教育水平,減少對外資設限,以及遏制腐敗,印度大有趕上中國的機會。

                • 地球為之一顫 穿越回15位巨星的世紀婚禮

                  一場復古浪漫的婚禮,大概是每個女孩子一生最美的夢想。Debbie Reynolds and Eddie Fisher  戴比·雷諾茲(Debbie Reynolds)1955年與歌星艾迪費雪(Eddie Fisher)結婚,1959年夫為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Taylor)所奪,1960年再婚。

                • 韓國將永久保存有關日軍慰安婦記錄 達3060件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家記錄院30日表示,有關日本軍慰安婦的記錄被指定為“國家指定記錄”,將被永久保存。除了慰安婦記錄之外,此次成為國家指定記錄的還有在慶尚北道尚州東學教堂收藏的有關東學教堂的1425件記錄、社團法人“韓國舞蹈文化資料院”收藏的韓國傳統藝術家金千興的相關記錄。

                • 朝鮮宣布推遲離散家屬團聚

                  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21日宣布,無限期推遲原定四天后在金剛山景區開始的北南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指認韓國當局利用對話強化對抗。韓國統一部譴責朝方舉動“不人道”,警告南北關系可能因此重回“對抗狀態”。

                • 朝鮮宣布推遲離散家屬團聚

                  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21日宣布,無限期推遲原定四天后在金剛山景區開始的北南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指認韓國當局利用對話強化對抗。韓國統一部譴責朝方舉動“不人道”,警告南北關系可能因此重回“對抗狀態”。

                • 八旬孤寡老人把畢生積蓄10萬捐學子

                  雖然生活如此簡陋,她卻在17年來,資助了23名貧困大學生、先后捐款數十萬,今年8月初又取出畢生積蓄十萬元捐給學子。不僅如此,2003年4月梁聲翕還與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系,身后捐獻自己的骨骼,用于教學和科研。

                • 羅援少將:中國抗美援朝完全被迫 屬正義之舉

                  1949年9月3日,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第一次向蘇聯使館提出一項軍事進攻的計劃,但遭到斯大林拒絕。”第二,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概念,前者始于1950年6月25日,后者始于1950年10月25日;前者是朝鮮民族內戰,后者是美國強加給中國的戰爭。

                • 不同的童年

                  Steve McCurry,美國著名攝影師,出生于1950年,供職于馬格南圖片社(Magnum Photos),獲獎無數。

                • 瑪麗蓮夢露:男人眼中最性感的女神 是同性戀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0日報道,50年前八月的一天,當紅女星瑪麗蓮·夢露突然離世的消息,震驚了世界。

                • 劉曉慶最新嫩照

                  據報道,劉曉慶博文中指出外界對自己年齡非常好奇,但她始終不愿透露真實出生年月。》明確指出劉曉慶是1955年10月30日出生,“因有次本人同她一起外出買飛機票,需要登記身份證的關系,本人曾親眼看過劉曉慶的身份證,上面很明確的寫道:劉曉慶,女,1955年10月30日”。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