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新華網評:轉型發展既要新經濟引領又要新戰略推進

                2015年04月19日11:08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網評:轉型發展既要新經濟引領又要新戰略推進

                  新華網評:轉型發展既要新經濟引領又要新戰略推進

                  4月15日,今年1季度經濟數據如期公布,GDP增長為7%,表明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存。數據說明經濟增速雖有所下滑,但仍處于相對合理區間,底部特征正在形成。

                  從1季度數據看,經濟增長放緩,主要是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和出口雙雙低迷所致。

                  從投資看,1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3.5%,不但低于去年同期17.6%,也低于全年目標15%。房地產投資下滑幅度更大,1季度同比名義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5%),僅為去年同期16.8%的一半。

                  從貿易看,1季度我國外貿出口31493萬億元,增長4.9%,進口23940萬億元,下降17.3%。

                  令人欣慰的是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20萬人,失業率控制在5.1%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環比增長8.1%,略高于GDP增長;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2%。就業形勢、收入增長、物價水平比較平穩。

                  結構優化調整,新經濟引領作用明顯。

                  長期以來我國依靠高能耗、高投資、高出口促進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傳統增長引擎在減速。1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增長6.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4.2%,說明中國制造業仍處于去產能和去庫存階段。

                  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盡管增長速度回落,但結構調整仍在穩步推進,服務業發展仍在加快,1季度第三產業增長依然快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46.9%,上升至2014年的48.2%,到一季度的51.6%,說明我國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向服務型主導轉型的趨勢更加明顯。

                  不但服務業發展較快,而且由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動力組成的新經濟正在加快孕育。1季度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41%、服務零售額增長43%,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4%,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增長50%以上,快遞業務量增長46.8%。

                  經濟轉型發展,還需新戰略穩步推進。

                  雖然經濟指標相對偏冷,但政策措施明顯趨熱,一系列旨在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的政策舉措接連出臺。

                  一是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4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再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投資創業門檻,促進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取得更大成效,穩定和擴大就業,推動經濟穩中有進和提質增效升級。

                  二是新型經濟彰顯市場動力。一批以互聯網新經濟為代表的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和新產業經濟增長點層出不窮,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新型產業彰顯新的活力。

                  三是國家戰略增派市場活力。“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全面推進,以此帶動沿線地區經濟全面布局,為區域經濟高層次、高起點開放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四是資本市場釋放市場活力。新一輪牛市正式啟動,資本市場發展將進一步加快資源優化配置,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潛能全面釋放。

                  經濟的冷熱轉換意味著我國經濟新戰略所釋放的巨大能量,正助推我國經濟社會告別舊傳統,步入新軌道。

                  (胡怡建)(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

                文章關鍵詞:新經濟;經濟數據;經濟增速;經濟轉型;新戰略 責編:李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稅負“只減不增”是新經濟的最大利好

                  在財政收入端“減稅”之后,要緩解公眾的稅負重之感受,還應當在財政支出等環節,更多地傾向于民生。在財政收入端“減稅”之后,要緩解公眾的稅負重之感受,還應當在財政支出等環節,更多地傾向于民生。

                • 一分鐘看完總理記者會上17個回合的問答

                  李克強:以前對文化不夠重視,才會有這么多社會問題。李克強:香港主要得靠自己,中央會支持特區政府。

                • 李克強“下團”重慶:釋放什么新信號?

                  “我在《政府工作報告》里面講到,現在經濟情況出現了地區和行業走勢分化,通俗地講,就是‘冰火兩重天’。”  李克強說,在發展新經濟同時,還要依托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加快改造升級傳統動能。

                • 十大智庫預測新經濟 2020年進入共享經濟時代

                  從最終入圍結果來看,網絡零售、跨境電商、共享經濟成為亮點,智庫們普遍看好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未來前景,并認為互聯網將對中國的制造業、流通業、農村、社會形態產生重要影響。以社會測量、認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將全面替代抽樣統計的傳統方法,進而催生社會學、經濟學諸學科基礎理論的巨大變革。

                • 新絲路 新經濟

                  新絲路 新經濟

                • 北京APEC:“中國主場”的新信號

                  中國企業家張巍對即將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滿懷期待,希望能借助這一平臺深入了解亞太經濟新動向。

                • A股6月未見開門紅 新經濟模式為投資方向

                  昨日是6月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在以2300.21點開盤之后,股指在短暫反彈之后即下挫,最后僅報收2299.25點,下跌1.34點,跌幅0.06%;深成指報收9251.24點,下跌6.71點,跌幅0.07%。

                • 十大數字勾畫新常態下的中國2015

                  主動應對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無疑是2015年兩會的重大主題。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表示,CPI增速較低,為貨幣政策適當放松提供了空間,也為價格改革預留了空間。

                • APEC會議探尋亞太增長新動力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尚未完全褪去、經濟復蘇的步伐仍未站穩腳跟之時,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隔13年再次來到中國。

                • 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結構持續改善

                  對此,盛來運表示,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新常態的視角看待當前經濟,中國經濟實際上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出現通縮證據不足,經濟運行承受失業壓力的彈性在增加   國民經濟增速雖持續放緩,但仍被認為運行在合理區間,理由是就業和物價形勢總體穩定。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