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深圳代表喊話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想跟你"侃"足球

                2015年03月04日17:43  來源:深圳商報

                5034

                  廣東代表團今日剛剛成立,來自深圳的全國人大代表麥慶泉、張育彪不約而同地拿足球說事,麥慶泉更是喊話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一起“侃”足球!

                  麥慶泉曾經是業余足球隊員,張育彪則是足球賽事的組織者,兩位代表從自身經歷出發,談局勢、講故事、擺問題,建議以發展“校園足球”和“社區足球”為切入點,為中國足球打好群眾基礎。

                  談局勢:

                  中國足球到了最好的時候

                  為什么要在全國“兩會”上拿足球說事?麥慶泉說,足球這個話題看似很娛樂,實則很嚴肅,“中國足球踢得這么差,配不上大國形象,對不起球迷感情,抓不住青少年運動的熱情,這個問題難道不嚴肅嗎?”

                  選擇在今年提建議,是因為中國足球已經到了最好的時候。麥慶泉表示,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中央開始從頂層設計關注足球發展。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英國威廉王子的時候,還特地談到了中英足球合作。麥慶泉認為,國家層面已經釋放出發展足球的強烈信號,再加上百姓對中國足球的殷殷期盼,有關部門必須要有所行動。

                  張育彪表示,現在我們國家日漸富強,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發展足球有了更加穩固的物質基礎。 

                  講故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校園足球風

                  影響了一代人

                  如何發展足球?麥慶泉以史為鑒,談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校園足球風。1965年,16歲的麥慶泉作為長沙五中足球隊守門員,代表湖南隊與全國其他27個省份的中學足球代表隊一起前往遼寧大連,競逐全國青少年足球錦標賽。

                  這項賽事的賽制是以中學足球隊為單位,經省、市、縣選拔出一支冠軍隊伍,再參加全國比賽。這就要求中學必須建立一個22個人的成型球隊,配備相應的教練員和領隊。“在這種賽制的倒逼和影響下,彼時的中國,校園足球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旋風’,就連我們學校食堂的廚師,都會出來看球,校園的墻報隨處可見評球的文章”,麥慶泉回憶說。遺憾的是,1965年的全國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成了這項賽事的“絕唱”。

                  去年,麥慶泉特意組織當年長沙五中足球隊的隊友,與同樣參加了1965年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的湛江五中打了一場友誼賽。“校園足球已經深深影響我們這一代人,如果我們能重啟校園足球,何愁足球沒有群眾基礎,何愁國家隊選不出好苗子?!”他說。

                  擺問題:

                  場地匱乏,足球讓人“踢不起”

                  麥慶泉說,與上世紀六十年代相比,現在學生多了,但踢球、教球的人少了;高樓多了,踢球的場地少了;校園里奧數比賽多了,但是體育“比武”的項目少了。“我想在開會的時候找到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看看能不能在全國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停賽50周年之際,在大連召開校園足球發展論壇,甚至在適當時機重啟這項賽事。”

                  張育彪代表同樣對此感觸頗深,他說,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匱乏已經嚴重制約了足球發展。根據2014年的《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顯示,從2003年至2013年10年間,全國足球場才增加了7100個,遠遠落后于新增籃球場的48萬個,甚至還達不到新增排球場3萬多個的四分之一,不僅位列三大球的末尾,而且差距非常大。他說,由于場地匱乏,踢球費用高昂,例如,在深圳踢一場業余足球,費用少的要七八百,多的要三四千,讓人“踢”不起。

                  提建議:

                  以群眾賽事倒逼社會投入

                  麥慶泉有個獨特的足球理論:足球是尖的。“因為足球是一個強調針鋒相對的項目,當各級群眾性足球比賽建立起來以后,各級部門和學校會在競爭中完成自我提升,這樣建場地、培養足球人才就會變成一種自覺行為。”他說,當社會上形成群眾足球文化以后,全民健身也會形成一種社會風尚。

                  張育彪代表所在的深圳市南嶺村社區,每年自掏“腰包”至少500萬元發展足球運動,從2003年創辦“鐵狼杯”七人制足球賽開始,歷經十二載,已在廣東及港澳地區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2014年,還為五人制國家足球隊輸送了6名隊員。結合自身經歷,他建議,建立學校、社區為中心的聯賽機制,政府可以定期組織社區級的足球賽事,為社區足球提供比賽平臺,也可以對一些社區自發并形成規模的足球比賽給予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支持,培育良好的比賽運作機制,為中國足球打好基礎。(記者 屈宏偉)

                文章關鍵詞:足球人才;足球發展;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足球比賽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足協副主席:中國足球2050年將達世界最高水平

                  韓媒稱,中國現在正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為基礎全方位推進國家崛起,計劃在2049年成為世界強國。張劍:2015年我們與國務院一起制定了《中國足球發展改革總體方案》,今年4月與國家發改委一起制定了近期、中期和遠期規劃。

                • 校園足球面五難題 6000足校托起中國足球未來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后,一些地方和學校積極響應校園足球改革,但不好的苗頭也隨之出現,比如用足球項目替代原有的其他體育項目。據中國足協統計,2009年6月至2012年底,校園足球活動覆蓋了中國大陸境內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布局學校5084所,注冊人數191766人,吸引了270萬名學生走進綠茵場地。

                • 足球加入北京高中體育會考 將建200個足球學校

                  記者昨天從教育部門獲悉,北京計劃建立3個青少年足球培訓中心。北京還將建立200所國家和市級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在10個遠郊區縣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施校園足球工作。

                • 大中小學將建立足球聯賽 高中體育課每周加一節

                  高中生體育課每周增加一節,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體育課時。

                • 大中小學將建立足球聯賽 高中體育課每周加一節

                  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通過招生考試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長通道,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東城區足球項目傳統校——安外三條小學校長程洪介紹,足球聯賽在小學階段發展的比較“紅火”,比如少年足球聯賽、百隊杯3對3足球賽、俱樂部聯賽等。

                • 河南足球改革拉開大幕 足協向“政社分開”轉型

                  “省體育局足球改革初步意見”正式出爐。

                • 足球專業人才培養多元化 運動員轉崗就業傳福音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國政府網今天公布了方案全文。方案提出要拓展足球運動員成長渠道和空間、設立足球專業學院和學校以加強足球專業人才培訓,并做好足球運動員轉崗就業工作,借此改進足球專業人才培養發展方式。

                • 教育部擬聘120名“足球外教”

                  全國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昨天在北京舉行。在昨天的媒體吹風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教育部計劃到2017年,將在全國遴選出2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30個左右的校園足球試點縣(區)。

                • 李金羽談足球人生 從未后悔退役不懼外界的質疑

                  ”  他很清醒,自己離中國最優秀的足球教練員還有一段距離,“但我會向前看,努力踏實地向目標邁進。”  離中甲聯賽開賽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李金羽期待帶領這支年輕的球隊踢出一片天,祝他好運!

                • 中國足球四線失守

                  14日晚,國足在上海虹口體育場與新西蘭隊進行了自己本年度的最后一場比賽并最終以1:1與對手握手言和。2011年8月,中國足協宣布荷蘭人瑞克林克將出任93年齡組國青隊主教練,并將組建國奧隊征戰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時,人們看到的是這位阿賈克斯前青訓主管躊躇滿志的表情。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