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別讓“抄襲風”毀了微信平臺

                2015年02月03日10:50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保護知識產權、呵護原創活力,是在“野蠻生長”之后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羅輯思維》因“盜版”原創者王路的稿件而道歉;《中國企業家》雜志因未按規定使用“財新”的稿件而道歉……“1人原創,99人抄襲”,近日,微信公眾號的抄襲現象,在輿論場掀起一股討論熱潮。

                  合法轉載可以擴大原創者的知名度,積累公眾號的粉絲量,本是一件共贏的好事。但前提是要有對知識產權的尊重與保護,轉載時注明文章來源和作者名字,正是行業自律的基本體現。可一旦遭遇現實利益的誘惑,不少人就容易穿越底線,以轉載之名,行抄襲之實。

                  比如,同名同頭像地冒充熱門公眾賬號,幾乎原封不動地抄襲原作者文章;山寨微信公眾號“大V”,故意在介紹中使用“認證資料”等字眼……制作手法雖然“簡單粗暴”,傳播效果卻是立竿見影。原創者費盡心血構思、創作、修改后的勞動成果,竟成了他人的“漲粉利器”,當“劣幣驅逐良幣”成為一種常態,還有誰會心甘情愿地在微信上堅持原創?

                  “原創得不到保護,可憐的創造力正在不斷被削弱,每天朋友圈里轉的原創優質內容的比例正在快速減少。”一位原創作者的慨嘆,道出了抄襲成風的危害所在。然而,與抄襲成風形成鮮明對比的,恰恰是維權之路的艱難。向微信平臺投訴舉報,刪除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抄襲文章上漲的節奏;選擇走法律程序,舉證難、處理慢、費用高、懲罰輕,這“四座大山”足以讓訴諸法律“成為一件性價比很低的事情”。于是,“三兩白酒,二百稿費,一聲道歉”,這種“江湖化”的調解方式,竟成為聊勝于無的安慰。維權的現狀,可謂慘淡。

                  正如論者指出的那樣,“微信公眾號野蠻生長的時期不可能長久,嚴格規范的時刻肯定會到來。”可以說,保護知識產權、呵護原創活力,對于坐擁數億用戶的微信而言,既是應盡的責任,也是在“野蠻生長”之后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對此,騰訊已經開始履行其“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最近上線的原創保護內測,意在通過技術手段,提升平臺的自凈能力。從國家層面來看,在烏鎮召開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也明確指出“互聯網不可能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外之地’”。可以預見,無論是網絡公司的技術努力,還是國家法律的制度發力,都為進一步凈化微信閱讀空間提供了保障。

                  對于每一個喜歡逛朋友圈、看公眾號的網民而言,抄襲之風如果愈演愈烈,自己的閱讀質量也將隨之降低。因此,在保護原創的過程中,每一位微信用戶的積極行動,同樣不可或缺。人們應該會記得,在微博興盛的2012年,抄襲就與造謠傳謠、網絡暴力并列躋身“微博三大害”。而在微信方興未艾的今天,抄襲之害,并未因為新的平臺出現而消失。期待政府、網絡公司與公眾共同努力,形成保護網絡知識產權的合力,營造一個沒有“霧霾”“天藍氣爽”的網絡環境。(呂曉勛)

                文章關鍵詞:抄襲;公眾號;劣幣驅逐良幣;盜版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浙大副教授抄襲常熟作家文章 被判登報致歉并賠款

                  當天庭審,郭汾陽本人并未到庭,其委托律師也確認了抄襲事實,但堅持認為這是《南方都市報》編輯刪減導致的。經過審理,常熟法院最終當庭認定郭汾陽抄襲事實成立,并作出上述判決。

                • 王思聰斥大張偉抄襲:像素級的 硬著頭皮不承認

                  9月5日,王思聰轉發此前大張偉回應歌曲涉抄襲的微博,發文:“真可怕…這明明就是個像素級的抄襲,居然還硬著頭皮不承認。” 

                • 網曝李榮浩抄襲日本歌手

                  李榮浩給蔡淳佳寫的《小眼睛》抄襲平井堅的《signal》,兩首歌相似度非常的高,疑似抄襲。”  打開李榮浩的《小眼睛》能發現和平井堅的《signal》前奏、主和弦幾乎一模一樣,相似度非常的高,疑似抄襲。

                • 網曝李榮浩抄襲日本歌手

                  李榮浩給蔡淳佳寫的《小眼睛》抄襲平井堅的《signal》,兩首歌相似度非常的高,疑似抄襲。”  打開李榮浩的《小眼睛》能發現和平井堅的《signal》前奏、主和弦幾乎一模一樣,相似度非常的高,疑似抄襲。

                • 這些品牌的相似款還真多

                  時尚圈里互相模仿以不是稀奇的事了,常常在不同品牌之間,看到相似的款式。

                • 蘋果公司新總部大樓被指抄襲山東軟件園

                  有山東網民覺得,蘋果新總部外觀與早于二十年前已建成的山東齊魯軟件園非常相似。有網民調侃稱,喬布斯設計總部園區時,或參考過齊魯軟件園的造型;有網民就稱,兩幢大樓同樣抄襲福建圓形的客家土樓。

                • 復旦宣傳片被指抄襲 校方連夜發布新片

                  前天是復旦大學110周年的校慶日。在這一天,復旦大學發布了新版形象宣傳片《ToMyLight》,不料被指抄襲日本東京大學2014年宣傳片。復旦大學堅稱是“獨立制作”。昨天下午,這部宣傳片已經從官網、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下線。昨晚6時左右,復旦大學通過官方微信,發布了新版宣傳片。

                • 深度剖析:抄襲成地板行業毒瘤

                  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地板行業的抄襲之風一直被認為是無奈之舉。從長久的發展形勢來看,依靠抄襲的地板企業無法保持新產品的水準,無法形成自己的調性,無法聚集人才和客戶,這些都是不利于地板企業長久發展的。

                • 陜西一縣政府網站現抄襲稿件

                  隨后記者撥打了紫陽縣煥古鎮鎮政府工作電話,一工作人員稱他并未聽說石泉縣政府網站有稿件與煥古鎮一篇新聞雷同一事。

                • 馮鞏春晚小品被指抄襲 網友稱抄襲日本喜劇組合

                  馮鞏春晚小品《小棉襖》被指抄襲!一網友伯翔爆料稱馮鞏本屆春晚小品抄襲了日本喜劇組合“UNJASH”,令人大跌眼鏡。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